理上网来|畸形的粉丝文化下,如何为被“圈”住的青少年护航?

大众日报记者 马清伟 崔凯铭

2021-09-02 06:05:00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为偶像不眠不休“打榜”“做数据”,花重金买代言“冲销量”,为维护偶像而相互攻击、谩骂……近年来,种种“饭圈”乱象让人不堪其扰,更给青少年造成了极大的不良影响。

近期,针对网上不良粉丝文化等问题,中央网信办、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等部门持续加大监管力度,深入开展专项整治,督促网站平台规范和引导粉丝群体理性追星。8月25日,中央网信办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饭圈”乱象治理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大治理力度,压紧压实网站平台主体责任,切实突破重点难点问题,不断巩固和扩大专项行动成果,重拳出击解决“饭圈”乱象问题。

“饭圈”是个什么“圈”?

“饭圈”也称“粉圈”,是“粉丝圈子”的简称。“粉丝”来自英文“fans”,指那些狂热参与商业娱乐活动,迷恋、仰慕或崇拜某一偶像或明星等特定对象的人群。“粉丝文化”即由此引发的群体心理现象和群体消费文化。

“粉丝”的形成是特殊群体心理需求的反映。偶像崇拜是青春期的心理特征和心理需要的反映,追星是青少年满足好奇、彰显个性、获得认同的重要活动。

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始终保持高速发展势头,但符合青少年需求的文娱产品相对匮乏,由知名艺人参与的影视作品和综艺节目吸引了大量青少年的注意力,成为青少年群体欣赏崇拜的对象,产生了规模庞大的青少年追星族,形成了“饭圈”主力群体。互联网和社交媒体为青少年扩建群体和交往互动提供了便利,为追星活动由个人兴趣和小群体活动发展为“粉丝文化”提供了外部条件。

“粉丝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商业逻辑的推动。对娱乐产业而言,由明星和作品不断曝光所吸引的流量是商业资本获得利润的新焦点。这一逻辑下,如何建设和扩大对明星及作品忠诚追随的粉丝群体成为资本营销获取更大利润的重点。在商业逻辑的推动下,原本松散、个体化的追星群体通过有组织的联系、分工、炒作、应援等营销策划,被引入文娱产业的生产环节,保证了娱乐产业的“流量”。

膨胀的“圈”和变味的“文化”

早期,追星活动多是个体行为,尽管有一些线下“歌友会”“影迷会”,但往往规模较小、组织松散。

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分散的“粉丝”聚集成了规模庞大的“饭圈”,粉丝文化呈现出一些变异特点:粉丝群组人数急剧增加,一些知名艺人社交平台粉丝数量动辄超千万,超级话题浏览量超几十亿甚至数百亿;粉丝群组运行层级分明、分工明确,根据加入时间、投入精力、财力大小及参与程度不同,粉丝分工不断细化,“站姐”“大粉”负责各类活动的召集和粉丝的管理等工作;群组管理制度细致,包括群组内发言的规范、特定的群组术语、发言格式的模板、参与群组活动的规则及奖惩制度等,对粉丝的活动与言论进行规范和引导。

粉丝文化的发展虽然满足了粉丝的情感需求,但负面影响不容小觑。饭圈内部严格的言论规范和内容形式限制形成了“回音壁”效应,相似言论反复渲染受到广泛认同,不同声音表达难被包容。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提出,人一到群体中,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去换取那份让人备感安全的归属感。大量普通粉丝通过循环往复的“打卡”签到、打榜投票和集体应援行动表达对明星的支持,使追星行为原本宣扬的个性被抹杀淹没,并在情绪和环境的作用下转向群体极化,时有网络骂战、粉丝聚集等极端行为。在这些活动的裹挟下,封闭的极化思维不断强化固化,严重影响了主流社会道德意识的建立。

商业利益是推动“粉丝文化”兴起的重要动因,明星本人对粉丝斥巨资发布广告、购买作品、打榜投票往往持支持或默许态度,助推了粉丝的消费意愿。饭圈中的青少年心智尚未成熟,面对诱导容易作出非理性消费,不仅给家庭消费带来压力,也扭曲了他们的消费观念,对青少年的消费观、金钱观、价值观造成严重影响。

加强源头监管治理,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

规范治理粉丝文化,需要以更加开放、包容的态度理性看待这一现象,因势利导,引导青少年正确地认识和对待粉丝文化,建设健康、文明、有序的网络生态环境。

加强源头监管治理,建立健全网络市场监管机制和法律规范体系。“饭圈”已成为娱乐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相关问题的整治要从源头出发,通过严格监管与体制机制建设,对文化娱乐和网络市场的行为与责任进行规范。

本次行动对“饭圈”乱象加大治理力度,提出取消明星艺人榜单、优化调整排行规则、严管明星经纪公司、规范粉丝群体账号、严禁呈现互撕信息、清理违规群组版块、不得诱导粉丝消费、强化节目设置管理、规范应援集资行为等要求,特别提出要严控未成年人参与。不仅压紧压实了网站平台主体责任,而且针对重难点问题重拳出击,“饭圈”乱象必将得到遏制。主管部门要在清理整治娱乐市场和违法违规行为的同时,进一步完善符合我国青少年互联网运用保护实际的法律法规体系,建立权责明确、监督有效、奖惩有力的制度机制,为青少年营造适合其成长和发展的文化环境。

市场主体要承担社会责任,强化自查自纠机制,引导健康追星行为。文化娱乐企业、社交平台和艺人作为娱乐产业重要的市场主体,对保障行业风清气正、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责任。然而,对利益的无底线追逐使一些企业和艺人对“饭圈”乱象持默许态度,甚至主动推波助澜。

各市场主体要做到严格自律,建立内部监管机制,明确和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对无底线追星和炒作等行为要主动制止,对粉丝的不理性行为要进行有效引导,对违法违规行为要坚决抵制,通过行业自律、舆论引导等方式建立健康、和谐的网络文化娱乐市场环境。

提高教育抚育水平,提升青少年思想道德修养和网络素养。青少年是“饭圈”的主要群体,受不良粉丝文化影响较大。家庭和学校是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和培养的重要场所,要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努力提升青少年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网络素养。要适应当前网络环境和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教育青少年正确认识网络文化,帮助青少年理解和分辨“饭圈”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饭圈”中存在的奢靡消费、攻击谩骂、缺少包容性等不良价值和道德取向,家庭和学校要认真负责地对青少年进行追踪和监管,发现问题要及时予以纠正,同时创新思想道德教育理念和方式,通过更具时代气息的课程内容针对问题讲理辨析,帮助青少年提升认识水平。

此外,相关科研机构也要根据青少年网络运用的特点和实践,对“饭圈”问题开展研究、监测和评估,为保障青少年健康用网提供更多的有效方案和建议,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升对问题的甄别和判断力,不跟风、不违规、不追求奢靡排场,理性追星、文明交流,用健康的方式享受文化娱乐产品带来的便利和快乐。

(作者:季为民,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马清伟 崔凯铭 整理报道)

责任编辑: 马清伟 崔凯铭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