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上网来|“更加注重扩大进口”,山东应该怎样行动?

大众日报记者 崔凯铭

2021-11-18 18:05:00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发表的主旨演讲中指出,我国将更加注重扩大进口,坚定不移同世界共享市场机遇。积极主动扩大进口是新时代我国对外开放的长期举措。面向新时代,打造高质量的进口促进体系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长期以来,山东省形成了相对较为完善的出口导向政策,而进口贸易则在管理体制、效率、结构以及溢出效应等诸多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面向新时代,贸易政策亟待全面创新。

顺应新形势,以促进“双循环”为导向完善进口政策支撑体系

积极主动扩大进口政策包含降低关税、大幅削减进口环节制度性成本、促进境外产品直接供给等推动措施,但这并不仅仅意味着“买买买”。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积极主动扩大进口承担着优化全球资源配置、推动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重任。为此,应从三个方面完善进口政策支撑体系。

充分发挥进口的产业链替代作用,推动产业链区域内部升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大力发展加工贸易,推动经济逐步融入全球。依赖土地、劳动等初级生产要素价格相对低廉的优势,制造业获得了迅速发展,使我省逐步发展成为“世界工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造成了我省产业链的“片段化”特征和对境外的高度依赖性。但建立自主可控的产业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产业链内进口贸易在该过程中具有积极的替代作用。国际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一个国家和地区优先在本国优势领域内实现规模化生产,并通过进口贸易弥补产业链的断点是产业链发展最优道路。为此,应在进口贸易发展中,不同地区应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制定适合本地区产业链成长、升级的进口贸易政策,突出不同的贸易重点,围绕本地区产业链“链主”企业的需求,重点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现代海洋、绿色化工、现代高效农业、现代金融等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的产品进口。

充分发挥进口的产业链引导作用,推动产业链向外延伸。对外国跨国公司的配套企业而言,中间产品出口是企业融入国际产业链的实现方式,而对我省优势企业而言,中间产品进口是本国产业链向外拓展的一般路径。应进一步增强进口贸易和对外投资战略的有效衔接,支持我省大型跨国企业通过进口贸易理顺目标市场的生产体系,提升在目标市场的产业链治理话语权,增强基础领域和环节的配套能力;应进一步强化对替代市场的培育力度,形成必要的进口来源备份市场和产业备份系统,以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

充分发挥进口的产业链示范作用,推动产业链创新发展。调整进口支持政策,鼓励进口转型发展需要的技术装备、零部件以及成套设备,支持企业在引进的基础上加强吸收和创新。完善进口支持政策随着国内竞争形势变化而调整的政策措施,特别是在市场竞争不强的领域,加大产成品进口规模以强化市场竞争,调动企业生产的热情。

抢抓新机遇,以增加“新功能”为指南完善进口平台载体体系

在过去四十多年的对外贸易发展中,我国已经建立起从中央到地方的涵盖自贸试验区、自由贸易港、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保税区等贸易发展载体。当前应结合主动扩大进口的发展需要,增强其对进口的功能。

加快进口载体建设。在充分发挥自贸区、保税区对进口的带动作用的同时,充分利用国家重视进口贸易的有利时机,积极争取消费中心城市、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落户山东。按照“具有全球影响力、竞争力、美誉度”的要求,支持青岛、济南全力争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推动烟台、威海、潍坊充分发挥地理优势和人文优势,加快建设区域性消费中心城市。在重点支持青岛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发展,不断凸显其创新性、示范性、引领性作用的同时,抢抓国家增设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的有利时机,支持济南等中心城市加快争创步伐,早日建成进口贸易特色明显、服务措施完善、示范带动作用突出的进口集聚区,力争在新一轮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增设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促进各类进口平台、载体之间的互动协同发展。强化政策引导,制订进口平台协同发展方案,明晰不同发展平台之间的发展重点、责任分工。建立平台间的联席会议制度,共享进口贸易信息,相互支持进口商品展示、交易活动,避免进口贸易发展过程中出现平台系统“碎片化”现象。

高度重视数字进口贸易发展,增强线上线下的相互配合。加快打造全球数据贸易枢纽。充分发挥济南国家超级计算中心的作用,进一步增强其为经济发展服务的功能,将超算中心尽快发展成为功能齐全、平台丰富、高效节能、国际一流的高性能计算研究开发中心和云计算服务中心;打造高端低碳算力集群,推动企业数字资源进入国家数据产业链,形成上下一体的数字处理体系,推动山东自贸区向数字自贸区转化,推动建立更完善的数据采集、治理、评估、定价和分享机制,为数字进口贸易的发展夯实基础。

直面新挑战,以全程“降风险”为重点加强进口贸易管理服务

对外贸易的监管体系、保障体系应随着进出口结构的变化而调整,进口贸易主体的增加、商品种类的增多都需要高质量的进口监管。在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发酵的今天,把好防疫安全关变得越来越重要。

不断强化监管体制机制建设。严厉打击“洋垃圾”、国家保护动植物、有害物种等各种不符合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规定不应进口的产品向境内输入。积极探索数字化、智能化监管实现路径,用好大数据等先进手段强化进口排查。商检、工商等有关部门应继续加大执法力度,切实保护好消费者合法权益。

建立进口风险评估体系。对于对外依存度高的产业,建立进口来源国生产信息跟踪反馈机制,动态监控其生产产量和生产价格的变动趋势,科学研判社会舆论和公共政策发展态势,紧急状态下及时发布进口信息预警,为进口企业提供必要的公共服务和政策参考。

以跨境电商为重点建立健全进口产品追溯体系。坚持“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纠”的发展目标,强化全过程安全管理。建立进口信息共享平台,统一数据采集标准,完善数据查询接口,为社会提供权威、及时的进口产品溯源服务。鼓励商品出口方按照我方指定格式提供商品信息,推动我国溯源链条向贸易合作方国家延伸。

(作者:顾春太,系山东社会科学院国际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博士)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崔凯铭 整理报道)

责任编辑: 崔凯铭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