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上网来|“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山东如何扛起经济大省责任

大众日报记者 崔凯铭

2022-01-20 06:15:00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近日山东省委召开经济工作会议,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紧紧锚定“走在前列、全面开创”“三个走在前”,在坚定不移抓好“八大发展战略”“九大改革攻坚”“十强现代优势产业集群”“七个走在前列”“九个强省突破”等既有工作部署基础上,聚焦聚力“六个一”发展思路、“六个更加注重”策略方法、“十二个着力”重点任务,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持续改善民生,稳定宏观经济,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社会大局稳定,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特别是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坚决扛起稳定宏观经济的责任,加大经济运行调节力度,继续加大政策供给,从宏观、微观、结构、科技创新、改革开放、区域发展和社会等七个方面入手,迅速推出“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以下简称“政策清单”),强化政策协同发力,积极应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努力为稳定全国宏观经济大盘作出贡献。

宏观政策层面。强调“稳”字当头,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从供需两端同时发力,谋划实施扩需求“十大行动”,挖潜增新并举,增强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协调拉动作用。基础设施适度靠前,部署实施“七网”行动,2022年统筹财政资金和专项债券资金800亿元,集中支持现代水网、综合立体交通网、现代物流网、能源保障网、市政公用设施网、新型基础设施网、农村基础设施网建设。着眼新型城镇化、绿色低碳转型、数字赋能增效、新兴消费扩容、养老托育拓展、公共安全提升等新需求,谋划实施了一批新项目,涉及面广、投资量大、带动力强,既能扩大短期需求,又能增强长期动能。为保障“十大行动”顺利推进,更加强调政策的精准、可持续,坚持项目化推进、集成化保障、市场化运作,并通过“要素跟着项目走”“点供”等方式支持重大“七网”项目,必将为经济增长提供强力支撑。

微观政策层面。市场主体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是稳就业、扩就业的主导力量。中央经济会议指出,微观政策要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营造各类所有制企业竞相发展的良好环境。政策清单聚焦激发市场活力、提振市场主体信心,着力加大减税降费力度,积极应对国际物流纾困、能源供应等问题,将“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政策”的执行期限,再延长至2022年12月31日,此项预计为市场主体新增减税规模50亿元。同时,可以预见的是,国家将继续加大减税降费政策力度,帮助市场主体尤其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减负纾困、恢复发展,大概率将在全国两会后集中推出,届时省里也将全面跟进,有助于进一步破解企业生产经营压力,增强企业获得感。

结构政策方面。中央经济会议指出,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加快数字化改造等举措,着力畅通国民经济循环。2022年是山东新旧动能转换“五年取得突破”的决战之年。年初,在2021年36项支持新旧动能转换政策继续实施的基础上,围绕特色优势产业集群、技术改造、总部经济培育等方面,谋划提出了14条具体政策,在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上下更大功夫,加快构建以新动能为主导的产业结构。特别是针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通过“创新服务券”等模式,支持企业围绕创新和技术、数字化赋能、工业设计、市场开拓等方向提升能力,单张服务券最高补贴5万元;扩大职称申报参考依据范围,将技术创新、专利发明、成果转化、技术推广、标准制定等成果作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专业技术人才申报职称的重要参考。2021年全省“四新”投资占比超过50%,2022年有望进一步提速,必将支撑如期实现“五年取得突破”。

科技政策方面。科技创新是现代经济增长的持续动力,世界经济竞争归根结底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一直是全省上下重要的着力点。在全国率先成立省委科技创新委员会,“1313”实验室体系加快健全,加大科技投入力度,以“四个一批”为重点,着力培育形成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和现代化经济体系。持续攻克一批创新技术,聚焦制造业重点产业链关键基础、核心技术、“卡脖子”等薄弱环节,采用“揭榜挂帅”机制实施技术攻关,对承担国家产业基础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项目的企业,省财政采取股权投资方式择优予以支持;省财政安排2亿元,实施农业良种工程,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推进种质资源收集保护、精准鉴定和创新利用、生物育种平台建设。持续搭建一批创新平台,全力创建海洋领域国家实验室,新布局一批省实验室、省重点实验室,建设以成果转化、科技型企业孵化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等为重点的开放式大学科技园,省财政依据建设发展绩效给予每家省级开放式大学科技园最高1000万元奖补。持续壮大一批创新企业,加大科技企业梯次培育和创新能力提升。持续引育一批创新人才,精准引进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四个一批”意味着创新支持力度的进一步加大,释放科技创新赋能作用。

改革开放政策方面。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特别是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必须保持战略定力、紧抓历史机遇、主动积极作为,坚定不移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在改革方面,政策清单聚焦破解要素制约特别是能耗制约,强化“两高”行业精准管理,按照“严控‘两高’、优化其它”的总体要求,在“四个区分”“五个减量替代”基础上,紧盯16个“两高”行业,建设全省统一的“两高”行业电子监管平台,实行封闭运行、自我消化、自求平衡,加大跨周期调节力度。对符合政策标准的非“两高”行业,加强规范和优化,重点支持低能耗、低排放的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在开放方面,外经外贸是近年山东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2021年1-11月外贸增速在全国外贸前10位省市中排在第1位,进出口总额居全国第6位,占全国的7.5%。政策清单围绕破解外贸企业发展难题,支持“市场采购贸易+跨境电商+海外仓”融合发展,开展省级跨境电商主体培育工程,2022年认定15个跨境电商平台、20个跨境电商产业园、50个公共海外仓,每个主体省财政最高支持50万元。

区域发展政策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形势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要按照客观经济规律调整完善区域政策体系,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增强创新发展动力,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系统。针对我省区域发展存在的问题,从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经略海洋等重大战略出发进行了部署,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中加快发展,实现更高水平的区域协调发展。实施黄河防洪减灾工程,推进深度节水控水,创建黄河口国家公园,强化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作用;盯紧盯牢“五个振兴”,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扎实开展乡村建设行动,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开展新一轮海洋强省建设行动,打造世界一流海洋港口,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筑牢蓝色生态屏障。更加强调城乡统筹的理念,实施新型城镇化建设行动,提升智慧化、绿色化、均衡化、双向化发展水平,坚决完成黑臭水体、雨污合流及污水处理“两个清零、一个提标”任务。

社会政策方面。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围绕共同富裕目标,山东将加快研究出台促进共同富裕实施方案,选择基础条件好、代表性强的市开展省级试点;实施中等收入群体倍增行动计划,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高质量发展中探索共同富裕山东路径。2022年全省将筹集56亿元,支持开发城乡公益性岗位40万个,重点消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镇长期失业人员,提高城乡低收入群体收入。针对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困难残疾人等九类困难群众,在2021年底保障标准基础上再提高8%以上,各项指标进入全国前列。

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实现稳,守是守不住的;必须立足实际、以进促稳。2022年“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第一批),包含新谋划政策56项、2021年政策延续122项,特别是在梳理已有政策时,按照能不退出的尽量不退出、能完善提升的完善提升后继续实施,因年度工作已完成、政策明确执行到期或国家政策调整等,不再延续执行、政策退出的,仅31项,最大限度保持了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初步测算,2022年“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安排省级财政支出1345亿元(预算资金345亿元,专项债券1000亿元),其中,延续实施的122项政策涉及支出105亿元,新增减税规模50亿元,56项新提出政策涉及支出1240亿元。

这些政策的出台实施,必将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提振市场信心,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山东经济将延续稳中向好、进中提质的良好态势,以优异成绩向党的二十大献礼。

(作者:刘文涛,系山东省宏观经济研究院区域经济所所长)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崔凯铭 整理报道)

责任编辑: 崔凯铭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