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汇】与瘟疫斗争不屈,中国古代名医这样防治瘟疫

大众日报记者 陈巨慧

2020-01-29 11:08:23 发布来源:大众日报客户端

                                        [00:00.00]
                                    

在中国历代抗瘟疫的斗争中,医生总是战斗在抗病的第一线上,治病救人,不计较个人安危和利益,为穷人免费服务。历史上医家就有“不为将相,偏为良医”的美德。很多名医佚事都是有关治疗瘟疫的故事,而通过防治瘟疫也同时造就了一代名医,推动了中国医药学的发展。

中国最早的中医古籍《黄帝内经》中,已经有对瘟疫的记载。《素问·本能病》篇指出,瘟疫具有传染性、流行性、临床表现相似、发病与气候有关等特点,并认为只要“正气存内”,就能“避其毒气”。《黄帝内经》记载了“不治已病治未病”的疾病预防原则,即在未发病之前“治疗”疾病,这种方法已被现代医学证明是最有效的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对于瘟疫防治的一大跃进,发生在东汉末年的三国时期。

据史书记载,东汉末年疫病流行,桓帝时大疫三次,灵帝时大疫五次,献帝建安年间疫病流行更甚。成千累万的人被病魔吞噬,以致造成了十室九空的空前劫难。

曹植《说疫气》记载了疫病流行的惨状,明确指出:“疠气流行”并非“鬼神所作”,而是“阴阳失位,寒暑错时”所致。这种客观理性主义态度,为防止瘟疫开启了一道门。

三国时期名医辈出,大家都熟悉名医华佗。华佗发现用青嫩茵陈蒿草治疗流行性“黄胆病”的疗法。屠呦呦正是从新鲜青蒿中分离出青蒿素,成为治疗疟疾的新药。

但是华佗更擅长外科,著名的是麻醉药和开颅手术,华佗也因此被疑心病重的曹操所杀。

张仲景

东汉末年真正对瘟疫做出巨大贡献的名医,是与华佗并称为“建安三神医”的张仲景。

张仲景出身名门望族,他官位最高的时候一度坐到了长沙太守的位置,相当于现在一省的省长。

哪怕身居如此高位,他治病救人的初心依然不改。按照汉朝的规定,官员是不应该随意进入百姓住所的,而当时的医生却习惯于上门问诊,那身为官员的张仲景,要如何为普通百姓治病呢?

最后的解决办法也是出人意料,朝廷要求官员不能进民宅,但却没有规定百姓不能上办公的地方找他,于是张仲景立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规矩,每逢初一和十五的时候,暂停处理政务,打开大门让需要看病的百姓前来问诊。这种坐诊等患者自行上门求医的习惯,也被其他医生承袭下来。

后来人们将坐诊称为“坐堂”,就是为了纪念最初在公堂为百姓诊病的张仲景。

即使这样,张仲景也没有阻挡瘟疫侵袭长沙郡。几番疫病下来,原本有两百多人的张家,在短短十年间,就仅仅剩下五六十人,其中有一百多人死于伤寒。张仲景在悲痛之余,也深感自己医术的不足,他又想到自己身为医生都无法保全家人,那些不认识名医的平民百姓,面对瘟疫岂不是更无力自保。

张仲景立下了一个改变了中医格局的志愿:辞官不做,潜心研究医术,他翻遍了自己能够找到的古书,又寻访各地名医,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最终整理出一套完整的辩证论治方法,写下了中医历史上第一部临床治疗的专著《伤寒杂病论》。书中论述了对多种传染性疾病不同时期的治疗方法,不但书中的方药沿用至今,其灵活多变的辩证施治方法也奠定了中医临床实践的基石。张仲景因此被称为“医圣”。

为什么书名叫伤寒而不是瘟疫?因瘟疫多发生于下层民众及囚犯,为贵族不喜,故改雅号为“伤寒”。因为历史久远,并因连年战乱,再加上《伤寒杂病论》初成书时受限于传播途径,此书流传并不广泛,以至如今所见《伤寒论》各版本均有缺失。

孙思邈

隋朝末年,又出了一位名医“药王”孙思邈,在继承前人防止瘟疫的成果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提倡讲求个人卫生,重视运动保健,提出了食疗、药疗、养生、养性、保健相结合的防病治病主张。

孙思邈非常强调预防为先的观点,坚持辨证施治,认为人若善摄生,当可免于病。只要“良医导之以药石,救之以针剂”,“体形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灾”。并提出“存不忘亡,安不忘危”,强调“每日必须调气、补泻、按摩、导引为佳,勿以康健便为常然。”

唐朝建立后,孙思邈接受朝廷的邀请,与政府合作开展医学活动,唐高宗四年,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唐新本草》,使得他的医术得到广泛推广。

防治瘟疫,是从上到下的一项系统工程。

到了唐朝,中国已经形成基本完善的抗击瘟疫综合手段,无愧于当时全球头号强国的称号。

除张仲景、华佗、孙思邈,其实还有很多名医奋战在抗击瘟疫的第一线,比如《黄帝内经》的众多作者、汉朝的恒景、费长房,晋朝的葛洪,隋朝的巢元方、明代的李时珍,清代的叶天士,晚清的吴瑭等医学家都为治疗瘟疫作出过重大贡献。

叶天士

叶天士,江苏吴县人,约生于清代康熙五年。他最擅长治疗时疫和痧痘等症,是中国最早发现猩红热的人。在温病学上的成就,尤其突出,是温病学的奠基人之一。清代乾隆以后,江南出现了一批以研究温病著称的学者。他们以叶天士为首,总结前人的经验,突破旧杠杠,开创了治疗温病的新途径。

叶天士著的《温热论》,为我国温病学说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和辨证的基础。他首先提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的论点,概括了温病的发展和传变的途径,成为认识外感温病的总纲;还根据温病病变的发展,分为卫、气、营、血四个阶段,作为辨证施治的纲领;在诊断上则发展了察舌、验齿、辨斑疹、辨白疹等方法。清代名医章虚谷高度评价《温热论》,说它不仅是后学指南,而且是弥补了仲景书之残缺。其功劳很大。

来源:根据《察网》文章《除夕佳节的背后,是中国人与瘟疫千年不屈斗争》一文整理改编。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陈巨慧 报道)

责任编辑: 王建国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