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鸟”南北迁徙 银发经济潮涌

2023-01-17 14:33:16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罗守贵

前些年,我到广西北海调研,遇到一位来自吉林的老人。老人告诉我,东北的冬天来得早,国庆节后就开始有点冷了,直到来年劳动节后才真正暖和起来。他们退休后,就开始设法到南方避寒,过上了短则一两个月、长则五六个月的“候鸟式生活”。

受到这一现象的启发,我开始关注和研究“候鸟式养老”。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我每年寒假大致在北回归线以南华南、西南地区调研,暑期大致在北纬40度以北的东北、华北地区调研,跑了30多座城市。所到之处,只见“候鸟式老人”云集,银发旅游兴旺,可以预计将掀起更大的浪潮。

根据联合国的标准,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及以上老人达到总人口的10%或者65岁及以上老人占总人口的7%,即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按照这一标准,我国早在1999年就已进入老龄化阶段。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2.64亿,占到总人口数的18.7%。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达1.91亿。从2022年开始,始于1962年出生的婴儿潮一代人口陆续跨进60岁门槛。接下来,平均每年会有超过2000万人口进入老年队列。到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数将接近5亿。

与之相伴,基于现代人的平均健康状况和预期寿命,我们现在一般把60岁至75岁的人称为活力老人。他们刚刚退休,身体条件较好,闲暇时间多。考虑到女性退休时间更早,很多50岁以上的人都可视为“候鸟式养老”的潜在对象,是发展银发经济不可忽视的群体。

在国际上,“候鸟式养老”由来已久。尤其是到了冬季,美国北方老人去佛罗里达、夏威夷度假,日本北海道老人到冲绳避寒,北欧和东欧的老人去西班牙和地中海沿岸过冬,规模都非常可观。

不过,跨国的“候鸟式养老”有其天然缺点——不仅成本较高,签证手续相对烦琐,而且路途遥远,对老人的体力消耗大。像俄罗斯、北欧、加拿大的老人要到夏威夷、佛罗里达、马尔代夫或其他南太平洋、印度洋岛屿上过冬,通常要飞越半个地球,跋涉数千乃至上万公里。

应该看到,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无法在国内实现“候鸟式养老”。小的国家要么夏季全国炎热,要么冬季普遍寒冷;大的国家,如加拿大和俄罗斯则是冬季全国严寒、夏季普遍凉爽,巴西、印度的大多区域夏季普遍高温、冬季普遍不冷,无法或无须“候鸟式养老”。

相较而言,我国既是“候鸟式养老”的资源大国,又是“候鸟式养老”的需求大国。

一方面,我国幅员辽阔,南北横跨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即使不计遥远的南海诸岛,从黑龙江漠河到海南三亚的直线距离也超过4000公里。因此,无论冬夏都能提供气温差异很大的多样性栖息地。冬季,在东北和西北寒风凛冽的时节,南方许多城市依旧温暖如春;夏季,在华中和华南酷暑逼人的时节,东北和云贵高原依然凉爽宜人。

另一方面,我国显著的大陆性气候极大地增强了温差。以冬季为例,河南郑州与美国洛杉矶的纬度相当,但它们在1月份的气温分别是-3℃至6℃、9℃至19℃;黑龙江漠河与英国伦敦纬度相当,但它们在1月份的气温分别是-36℃至-20℃、2℃至6℃。到了夏季,新疆吐鲁番7月份的气温是25℃至40℃,而与吐鲁番纬度相当的意大利罗马7月份气温仅为18℃至29℃。由此,无论冬夏,我国对“候鸟式养老”的需求都更强。

以气温为核心指标,即最冷的1月份日均最低气温10℃以上、最热的7月份日均最高气温30℃以下为门槛指标,我们在全国范围内选取了55座冬季“候鸟式养老”城市和75座夏季“候鸟式养老”城市(二者在云贵高原有部分交集),集中分布于华南沿海、西南地区南部、云贵高原、东北地区以及其他受地形地貌和洋流等小气候影响形成的夏季清凉岛。

可见,对我国老人而言,不出国门就可以实现“候鸟式养老”。一张机票或一张高铁票在手,几个小时便能实现季节的跨越。这一生活体验极大地提升了人们的满足感、幸福感。

展望未来,“候鸟式养老”还需要更多的科学支撑。尤其是,栖息地选择需要更好的系统规划。与一般的旅游不同,“候鸟式养老”短则几周、长则数月。加上老人的身体状况不同、经济条件不同、对栖息地的景观和人文偏好不同,需要对潜在的栖息地进行系统评估。

比如,冬季选择去哪里栖息?人们熟知的三亚确实很好,但比较温暖的城市还有不少。它们各具特色、相互补充,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菜单。在我们的研究中,根据老人异地避寒或避暑的特点、需求,选取了17项评价指标,综合得分越高说明越适合“候鸟式养老”。但是,这也不能一概而论。不同的老人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和偏好,按照单项指标的评价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栖息地。

其中,“空气质量指数”和“水体质量”是评估环境质量的指标,这对于肺部功能较弱的老人就显得特别重要;“三甲医院数量”“每千人口执业医师数”“每千人口病床数”三项指标是评价当地医疗条件的,这对于身体条件不太好、注重疗休养的老人是关键指标;“人均消费支出”反映可能的生活成本,这对于预算不太宽裕的老人可能是一个敏感指标。

2019年底,我在广西南宁调研。在美丽的南湖公园,遇到了来自辽宁的两位老人。她们拍照时灿烂的笑容极大地感染了我。仔细一问,才知道她们都是退休了的小学老师。这次,坐着绿皮火车一路慢悠悠地来到南方。接下来,她们准备去“长寿之乡”巴马度过整个冬天。为此,两人提前租了当地农民的房子,租金颇为实惠。

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候鸟式养老”有着丰富的层次。2017年春节期间,我待在海南,那里的一座度假酒店一个晚上就要1000多元,当然还有更加昂贵的度假别墅。至于中间层次,我在昆明滇池南岸看到,那里每月3000元至5000元的度假公寓可以说“应有尽有”,且环境相当不错……加上各种各样的民宿,总有一款适合“候鸟式养老”。

对于相关城市来说,“候鸟式养老”是发展银发经济的难得机遇,理应做好前瞻性规划,提供层次丰富的度假产品。同时,要积极应对城市管理的新情况、新问题,如“脉冲式人口”进来后带来的医疗、治安压力,人流退潮后闲置设施的盘活,等等。

相信春回大地的时候,“候鸟式养老”必将愈发欣欣向荣。在亿万老人收获旅居幸福的同时,消费信心可以得到有力提振,消费活力有望得到充分释放。

(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经济系主任,上海交通大学行业研究院养老行业研究团队首席专家)

责任编辑: 张浩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