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周刊丨 顾春太: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 ,要把握好三个“三”

大众日报记者 崔凯铭 张浩

2023-01-31 08:00:00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党的二十大高度强调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不但重申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还明确提出要“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不仅要确保对外开放量的增长,还要实现国际产业合作质的提升。

不久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要更好统筹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经济全球化时代,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国内大循环需要对外开放来提质增效,国际循环需要内部优化来厚植基础。我们要在高度重视国内大循环的同时,积极探索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的新路径。

面临三重考验

近年来,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国际投资低迷、贸易保护主义再度抬头,“黑天鹅事件”“灰犀牛事件”层出不穷,经济全球化进程受阻,我国参与国际循环的进程、质量和水平受到严重影响。

首先,国际循环的不确定性加剧。近年来,疫情等因素令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增强。在不确定性环境中,世界各国需要思考特殊条件下的替代方案,增加了经济运行的成本,严重影响了国际经济循环的畅通。

其次,产业链内向化新趋势越来越明显。近年来,很多国家在制定对外经济政策时,经济安全逐步成为经济政策制定的目标之一。推动关键产业链回归本土、实现关键核心环节的自给自足成为各国产业布局的优先考量。安全、自主可控的重要性显著上升,与效率一起成为影响国际循环的重要因素。

再次,我国参与国际产业分工的底层逻辑发生变化。传统意义上的对外产业合作的基础主要在于经济的互补性。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创新力度的加强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和很多经济合作伙伴国的产业分工从传统的垂直分工逐渐转变为水平分工。中外产业合作正在进入融合发展的新时期。底层逻辑的改变要求我国国际产业合作的模式发生相应的变化。

树立三种思维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传统思路影响下的政策优化能够推动国际循环的进展,但往往难以引起产业发展的颠覆性变革。没有创新性的思维,则不足以“激活”转型发展新思路。根据国内循环的未来需求和国际形势发展趋向,对外合作中应当树立以下三种思维。

首先,从强调“产业群”到强调“产业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参与国际循环走的是通过发挥要素优势拓展低附加值产业融入全球产业发展的道路,主要表现为:在我国众多产值占有全球重要份额的产业中,主导型企业数量少,且对产业发展方向没有主导权、对合作伙伴的选择没有决定权、对产品利益分成没有决策权。为提升产品竞争力,我国积极发展产业集群,通过规模效应节约生产的成本。注重产业群的发展思路在很长时间影响甚至主导了我国参与国际循环的路径选择。近年来,世界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不断增强,稳定——特别是供应链的稳定性——已经成为现代制造业最关心的问题。如何提升企业在产业链上的竞争优势,积极构建本国企业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产业链,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国际循环质量的重要课题。

其次,从强调有形合作到强调无形合作。传统意义上的国际经济合作主要指有形产品的合作,国际循环主要体现为有形物品的跨国循环,其中既包括国际贸易商品,也包括作为投资构成的技术设备等。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设备的迅速普及,以网络为媒介的新型贸易模式在国际经济合作中所占比重迅速上升,在数字经济迅速发展基础上催生的数字贸易正在以全新的方式重塑世界经济的面貌,改变着全球产业合作的版图。

再次,从强调区域资源禀赋到强调全球资源配置。传统意义上的国际经济循环的基础主要在于经济的互补性。我国的资源禀赋优势、市场优势和境外的技术优势相辅相成,共同造就了我国对外开放的累累硕果。着眼未来高质量发展,应当加快金融业国际化的步伐,提升金融资产的全球配置能力;加快功能性机构向国内集聚,发展总部经济,提升产业全球配置能力;积极打造创新创业人才高地,建设全球人才的战略链接和关键平台,构建人才全球化循环新机制,提高人才全球配置能力。

优化三个重点

建设高水平的国际循环,不仅要求疏通“堵点”、连接“断点”、清除“痛点”、拓宽“卡点”,还需要提升循环体系的友好性,最终目标在于国内经济发展能够更加高效地利用国际市场,获取国内循环所需要的外部支撑。

首先,在国际经济竞争新赛道积极争取产业链竞争优势。目前,伴随着全球产业合作版图发生的深刻变化,围绕数字经济主导权所展开的规则博弈已经成为国际经贸秩序重构的重大课题。对我国而言,如何抢抓当前机遇,避免重走传统产业发展的老路,积极提升数字经济国际竞争的主动权,积极构建“以我为主”的跨国数字产业链,已经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其次,以构建产业国际流转枢纽为导向统筹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完善政策设计,推动产业引进链和产业输出链之间的互动。利用外资的政策设计要考虑到未来的对外投资,对已经引进的项目通过价值分解厘清各个投资环节之间在国内的价值增值程度;制定对外投资促进措施,应当考虑投资项目的上下游发展状况。鼓励企业积极构建内外一体、联系紧密的跨国生产链条,逐步将我国建设成国际先进产业不断流入、新产业在创新中不断出现、优势产业有序向境外流动的产业国际合作新中心和产业国际流转新枢纽。

再次,积极打造全球资源汇集新高地。进一步优化环境,提高我国对全球资源配置的吸引力。积极打造全球资源流动的网络节点城市,为高端要素资源流动提供载体。加快港口、机场等交通平台建设,建设全球资源配置枢纽。按照“物尽其用、人尽其才”的原则,提高人才使用效益,减少资源使用浪费现象。在新型举国体制构建中优化全球资源配置的结构。根据国家不同时期的重大科技创新的发展战略,着眼于国家在提升产业链水平中的着力点,加强与国际相关机构合作,积极引进符合我国需要的人才、资源、能源,助推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的提升。

(作者:顾春太,系山东社会科学院国际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博士)

责任编辑: 张浩 崔凯铭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