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周刊丨张杰:增强党的创新理论传播者的身份自觉和学术自觉

大众日报记者 张浩 崔凯铭

2023-05-30 08:00:00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党的理论创新能力必须与传播能力相匹配。推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传播工作不断达到新的高度,人才是关键。如何锤炼一支坚强的党的创新理论传播人才队伍,如何提高党的创新理论传播者的能力素养,是增强党的创新理论传播能力所必须面对的课题。

理论传播是一种理论的传播者与相关受众的相互认知关系。传播者通过其传播行为使传播受众接受其传授的内容,受众则通过倾听或者观看,与自己原有的认知作出对比,如果受众产生认同,则达到了传播目的。党的创新理论能否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普遍认同并成为其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党的创新理论传播者的工作能力至关重要;党的创新理论传播能力,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党的创新理论传播者的工作能力。增强这项能力,要求党的创新理论传播者必须具有高度的身份自觉和学术自觉。

以高度的身份认同激发理论传播热情

对党的创新理论传播者而言,提升工作能力,首先需要强化主体意识,建立作为党的创新理论传播者的身份自觉。建立身份自觉,首先要形成身份认同,即所谓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爱党、在党护党,建立对党的高度认同。

认同有两个层次,即情感认同和理性认同。两个层次没有高低之分,在方向上,既可能齐头并进,也可能相互转化。有的人会从情感认同发展为理性认同,有的人则可能从理性认同发展为情感认同。要想提升党的创新理论传播能力,党的创新理论传播者就不能停留在朴素的情感认同上,必须发展到科学的理性认同层面,实现情感和理性、思想和行为的统一。这就要求党的创新理论传播者对党的初心使命、党的性质宗旨、党的理论方针政策,对于民族复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意义,对于人类的文明进步的意义等,有着全面透彻的理解和把握,并能更进一步把这种理解和把握、这种情感和理性上的高度认同融入思维和日常行为之中,升华为一种习惯和本能。唯其如此,才能算是真正建立起身份自觉,并能从这种自觉中生发出对党的创新理论传播工作的真正热爱。党的创新理论传播者有了这种身份自觉,才能以由内而外的工作热情全身心投入党的创新理论传播工作之中,每当党和国家有重大理论创新和重要政策出台时,能够在这种热情的驱使下自觉学习和研究理论,进而转化为理论传播的自觉行动。

从民族和国家立场出发建构中国话语体系

由身份自觉出发,党的创新理论传播者还需要一种基于身份自觉的学术自觉。

党的创新理论的传播者,一定是在党言党、为党立言者。所立何言?就是围绕党的创新理论提供有解释力和说服力的学术成果,并不遗余力地对这些学术成果加以阐释和说明,使其“飞入寻常百姓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上,我们应该最有发言权,但实际上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国际上的声音还比较小,还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是一个话语权和文化领导权的问题。这是一个攸关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不容回避、必须正面回应的问题。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面对激烈复杂的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我们要想应对并赢得这场斗争的胜利,就必须不断强化我们自身的思想武装,掌握斗争的思想武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要构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主体性和原创性来自哪里?它首先是学术自觉的产物。这种学术自觉,就是指在任何时候都要以我为主,从民族和国家立场出发建构中国话语体系,掌握国际话语权。

首先,要站稳学术立场。这是最根本的要求。一个理论工作者,如果失去了基本的学术立场,就会失去起码的认知和辨别能力,就会成为麻木的看客,成为他人的传声筒。对党的创新理论传播者而言,只有站稳党和人民的立场,才能在纷繁复杂的意识形态斗争中保持清醒的头脑。

第二,需要培育斗争精神,也就是批判精神。如果没有批判精神,没有批判的能力,就会人云亦云、迷失自我。对于党的创新理论传播者而言,学术自觉,一定是建立在对西方的学术话语批判的基础上的。为此,我们必须占据思维的制高点,要对人类长期以来所追求的基本价值,作出属于中国共产党自己的解读和阐释,这种解读和阐释不应是自辩式的特殊论和国情论,而应该建立在严密的逻辑过程之上,富于强大的逻辑力量和雄辩的说服力。否则,不仅自己不能理直气壮,也难以让他人心服口服。

第三,要掌握斗争方法。学术研究,是一种知识或信息的系统化处理和展示的活动,本质上是知识生产的过程。真正的知识生产,一是需要学术功底,二是需要研究方法。所谓学术功底,根本上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功底;所谓方法,根本上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党的创新理论传播者所需要的学术功底,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问题的能力。从广义上讲,所有知识,都是历史的知识;所有对知识的收集、领悟和处理,都是一个历史知识的问题。任何有意义的研究,都是基于已经成为或即将成为历史的事实所展开的。所谓方法,就演变为如何对已经成为历史的问题建立科学的认知,就成为历史观的问题。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建立科学的历史观

一切研究,都是历史研究。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建立科学的历史观,有三个递进层次。

其一,要搞清楚发生了什么,即所谓的历史史实,做到学史知史,这是最基础的知识。对此,应该尽可能了解和把握历史的整个过程,至少对于关键性的信息或者细节要了解清楚,不能听信野史和民间传说,不能戏说历史。

其二,要搞清楚为什么发生,即所谓历史因果,做到学史明理,这是最考验学术功底的。有些人,历史知识可谓丰富,讲起历史事件绘声绘色、形象生动,但分析其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和相关性时,则令人一头雾水,甚至误入歧途,导致阴谋论、宿命论。究其原因,就是不懂或者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叙事的基础上进行说理,论从史出,不在往事的故事性,而在其思想性;不在历史之事,而在历史之道。讲故事是手段,讲道理才是目的,要以道为体,以事为用。

其三,要搞清楚有什么启示,即所谓历史经验,做到学史增信,这是由历史因果推出的结论。毛主席曾经说过:“我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总结经验本身就是我们党的一条重要经验。我们要通过总结经验说清楚我们党在历史上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如何继续取得成功。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历史乃中国精神世界之根基。党的历史是党的精神世界的根本,构成了我们党最需要珍惜的精神财富。只有建立党的历史的自觉性,以历史为本,才能对党的创新理论作出正确的阐释和说明。

[作者:张杰,系山东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 崔凯铭 张浩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