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策论丨总书记多次强调的“新质生产力”是什么?

大众日报记者 张浩 崔凯铭

2023-09-26 07:00:00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以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赋能蓄力

□ 郭铁成

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指出,要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总书记的重要论断,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如何理解“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主攻方向是什么?

什么是“新质生产力”?

生产力是人类生产物品和服务的能力,它由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三大基础要素构成。在不同发展阶段,生产力水平和性质不同,生产力基础要素具体表现为一定经济形态的生产要素。在工业化时代,生产力基础要素具体表现为劳动、资本和土地三种生产要素,其中劳动指工业化劳动者,资本指资本品,即工具、设备、厂房等劳动资料。资本品是关键要素,正如在原始社会谁身强体壮谁就能获得食物等生活资料、在农业社会谁拥有土地谁就能获得地租一样,在工业化时代,谁拥有作为物质生产资料的资本品谁就能控制生产和分配。

当人类进入21世纪,特别是在智能化革命发生后,新质生产力出现了。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是创新要素。创新要素包括智力、智权、数据等无形资产,弥散在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中,使生产力获得了新的质的规定性。所谓智力,是指通过对人力投资而形成的创造价值的能力,即凝结在劳动者身上的认知能力、创意能力、行动能力,以及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等。也可以说,智力要素是通过教育和学习而获得创新能力的劳动者,主要是科学家、工程师、企业家,以及其他知识化、技能化的人才。所谓智权,是指通过创造性劳动获得的知识产权,主要包括标准、专利、软件著作权、版权、商标等,以及在迭代创新中即时约定的知识产权。后者是指在开源创新中,各类创新主体包括研发者、设计者、投资者、供应者、制造者、销售者、使用者等,根据每个主体对创新产品的贡献而不是传统知识产权,即时获取报酬的权利。数据就是算法、算力和大数据要素,包括数据的生产、存储、加工、挖掘、使用等能力。数据要素的核心是软件,主要包括智能软件、智能硬件、智能系统,以及相关数据库。虽然智能硬件、智能系统、数据库等需要程度不同的物理依托,比如数控机床就离不开金属机身,但主导的因素是软件。

智力、智权和数据在新质生产力中不是机械相加的,而是通过有机结合,作为统一整体而出现的。在工业化时代,随着技术进步,劳动者会被挤出生产力,成为失业者,无法与生产资料结合。而新质生产力则不一定挤出劳动者,甚至会吸纳更多劳动力,只是这些劳动力需要拥有更高的智能生产力。因为在新质生产力中,随着技术构成的提高,知识构成也在提高;而知识性劳动既是知识密集的,也是劳动密集的,需要大量知识化的劳动者,这会大大抵消技术对人的挤出效应。所谓高质量发展、转换发展动力,就是把发展动力转换为新质生产力,形成新的发展动能。

积极开展新质生产力布局

实现高质量发展,建立现代化产业体系,必须积极开展新质生产力布局。

首先是新质生产力的技术布局。新一轮技术革命的主要特征是智能化、生态化、融合化,智能化技术、生态化技术、融合化技术是布局的重点。具体说,要加强生成式人工智能、工业机器人、生物制造、量子信息、高端芯片、关键元器件零部件和基础材料、绿氢与新型储能、脑科学与类脑研究、合成生物学与生物育种、深海空天开发等前沿领域的技术攻关,以及新发突发传染病和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医药和医疗设备、油气勘探开发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奠定技术基础。

其次是新质生产力的产业布局。关键是加强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布局,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布局要聚焦新一代信息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高端装备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绿色环保产业、生物医药产业、新兴航天产业、新兴海洋产业,加快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应用;在未来产业上,布局要聚焦人工智能、量子信息、未来网络、生命健康、氢能与储能、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领域,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创业加速,率先形成新质生产力。

开展新质生产力的技术布局和产业布局,重点是按照国家和社会需求的优先序,综合平衡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和创新结构。创新投入的主要部分是研发投入,以及风险投资、技术交易投入、设计投入、培训投入等。研发投入强度是研发投入额与GDP之比,风险投资强度是风险投资额与GDP之比,技术交易强度是技术交易额与GDP之比。从国际竞争来看,应该把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研发投入提高到国际平均水平以上,风险投资强度和投资率应逐渐达到美国的水平,技术交易强度要大幅度超过研发投入强度。

创新产出要重点考虑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以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2021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为13.4%、15.1%和12.44%,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不足10%,都应该加快提高。深圳市的创新产出具有新质生产力的特点,其经济增量以新兴产业为主,近年来新兴产业对GDP增长贡献率达到60%;工业以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为主,二者占规上工业企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75%和66%;第三产业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的比重达70%。

创新结构包括技术结构、就业结构和创业结构。技术结构重点考虑专利强度和数字化水平。专利强度是发明专利或高能专利(标准必要专利、三方专利、PCT专利)数量与GDP之比或与就业人数之比;数字化水平尚无通用标准,但有很多研究性标准,如数字化密度、数字化指数、数字技术普及应用指数、网络就绪指数、宽带普及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等等。就业结构重点考虑高质量就业比重,即大专以上劳动力或大学本科以上劳动力占全部劳动力的比重,以及国际一流人才拥有量;另一个是每万名就业人员中研发人员的比重。创业结构重点考虑科技创业率和创业成功率,科技创业率是单位劳动力拥有的科技型创业企业数,即当年新创科技型企业数与当年全部劳动力之比;创业成功率是创业成功企业数占全部企业数的比重,即创业满五年的科技型企业数与当年全部企业数之比。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新质生产力赋能

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是创新要素,而创新要素的形成需要高质量的科技供给。必须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实现战略突破,为新质生产力赋能,重点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人才引领,就是把人才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改变物质资源拉动、按跟踪性项目配置科研人员的增长方式,建立科学家和工程师主导的经济结构,按人才资源优势配置物质资源和其他创新资源。人才引领的重点是培育顶尖科技人才,激活大批专业科技人才,储备一批未来科技人才。顶尖科技人才是指国际一流的战略科学家、卓越工程师及其团队;专业科技人才是指我国5500多万专业技术人员;未来科技人才是指青年人才,或潜在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实现人才引领必须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和科研规律,建设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科研体制和机制,还要优化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的结构和教育方式。

二是原创跃升,就是把原始创新作为自主创新的战略重点,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以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为场景,促进重大技术突破,引领中国经济体向高端跃升。原始创新的重点是国家安全技术和未来技术、挑战性技术、咽喉链技术。未来技术是“无人区”技术,当前还不成熟或不存在,但却是未来增长的动力;挑战性技术是为迎接社会、环境和生命健康等领域对人类生存的挑战而研发的技术;咽喉链技术是我国对外依存度过高、存在被脱钩和被锁定风险的技术。实现原始创新必须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充分发挥大学、科研院所、国家实验室和企业“四驾马车”的体系化引领能力,以及国际创新中心城市、区域创新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三是赋能企业,就是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促进科技要素转化为企业创新资产,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大力培育头部企业、灯塔企业、创新型企业。首先要坚持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建立以企业需求为基础的项目形成机制和管理机制,围绕企业需求配置公共创新资源。还要大力发展科技创新市场,包括科技服务市场、创业投资市场和创新产品市场。科技服务市场交易的是研发服务、设计服务、技术转移服务、技术扩散服务、专业知识服务等科技服务;创业投资市场交易的是科技创业企业的股权,包括股权买卖和企业重组、并购、收购等;创新产品市场交易的是新开发的中间产品和最终消费品。还要出台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加大创新投入杠杆,减少企业创新成本,鼓励企业开展未来技术创新。

四是繁荣科学,就是以自由探索为引领,以研究人员为中心,以科学共同体建设为依托,以公众科学建设为基础,促进重大科学发现,广泛传播科学精神。战略导向、前沿导向和市场导向的基础研究,都应以自由探索为引领,增加全社会自由探索基金比重,鼓励一切开创性研究。基础研究的大部分项目,应以研究者为中心,由研究人员自主选题;优化基础研究人员结构,提高基础研究人员基础性工资比重。以科学共同体建设为依托,在科学共同体内部和外部建立新型的、诚信的、负责的人际关系,积极探索国际小同行评议、非共识评议、开创性研究评议等先进的评议机制。以公众科学建设为基础,在全社会弘扬科学精神,家庭、学校、社会相结合,培养公众理解和参与科学的能力。

(作者系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研究员)

责任编辑: 崔凯铭 张浩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