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大众日报理论周刊看点①丨 尼山论坛开幕,王学典解读如何理解人类文明多样性

大众日报记者 张浩 崔凯铭 策划 任宇波 邵方超

2023-09-26 07:00:00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多样性是人类文明的本来面目

□ 王学典(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文史哲》杂志主编)

今天,造成人类社会种种风险和困境的一个重要原因,可能与不同文明之间无法做到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有关。不理解其他文明,就会固步自封,自设藩篱,拒绝交流,从而导致文明间的隔阂;不尊重其他文明,就会以自己的文明优越感否定其他文明,甚至将自己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强加于人,将文明隔阂升级为意识形态对抗;不信任其他文明,就会对其他文明心怀戒惧,以零和思维方式看待其他文明的发展壮大,以致排斥打压其他文明。所以,完善全球安全治理,维护世界和平秩序,最关键的就是解决好不同文明之间如何相处这一根本问题。

谁在农村种地?怎样种好地?

□ 杨志恒(山东财经大学区域经济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种地是关系农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也是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核心任务与关键所在。随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快转型,调动农民种地积极性,解决农民“种地难”问题,创造和提供有利于农业高产、优质、高效的生产体系,对于增加农民收入、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围绕“谁在农村种地?怎样种好地?”这一重大问题,笔者赴鲁北平原、胶莱平原等农业主产区开展调研,带来第一手观察与思考。

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张玉环(习近平外交思想研究中心)

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改变。中国将继续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前行,以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发展提供新机遇,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道上阔步前进。

聚焦现实问题,紧跟时事热点,展开理论解读,作出分析研究 周二出版。

投稿邮箱:dzrbllb@163.com,联系电话:0531-85193121

(大众日报记者 崔凯铭 张浩 报道 策划 任宇波 邵方超)

责任编辑: 张浩 崔凯铭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