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跨越6000公里的手术 诺莱医学为俄罗斯脑瘫患儿成功实施手术治疗
大众日报记者 胡沥中
2023-10-25 21:19:47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诺莱医学,谢谢!”10月24日上午,诺莱国际医学中心病房内,俄罗斯患儿玛特维尔一家用刚学会的汉语语句表达对诺莱医学的感谢。患儿于23日完成手术治疗,目前情况良好。据了解,这是诺莱医学疫情后治疗的首例国外脑瘫患儿。
一篇论文带来跨越6000公里的信任
据介绍,此次接受治疗的俄罗斯孩子在出生后一切正常,但到一岁半时仍无法独立行走,平衡性差、肢体协调性差,智力语言正常。如今,玛特维尔已经五岁。由于玛特维尔父母在医学、神经学领域有所研究,因此不愿盲目治疗。几年间,除日常康复训练外,父母一直多方研究,想要找到最为有效、最适合孩子的治疗方法。
“我们查阅了大量的学术论文、医疗期刊,最终在第三年的时候,在医学图书馆看到了田增民教授2009年发布的论文。”玛特维尔父母告诉记者,很多治疗方法仍处于临床前阶段,而诺莱所采用的手术早就应用于临床治疗,这篇论文让两人看到了新的希望,立体定向脑外科机器人手术对孩子来说是最有效且合适的治疗方法。
选定治疗方法后,玛特维尔父母立即着手与诺莱医学取得联系,在今年8月份聘请翻译后,正式启动了赴中国的行程。如今,玛特维尔一家跨越6000余公里,来到泰山脚下。记者在病房内见到,孩子精神状态良好,频频与工作人员互动,竖起大拇指表示友好。
“整个手术过程很快,术后没有出现并发症,期待手术效果的进一步显现。”玛特维尔妈妈在交流中流露出轻松且愉悦的神态。
在病房内,国内功能神经外科专家、诺莱医学医院神经疾病首席专家田增民教授与孩子家长交流了术后康复情况。孩子继续住院观察2-3天便可出院,回家后可继续接受康复治疗,诺莱医学专家服务团队也将在术后一个月、三个月、六个月、一年及以上等阶段跟踪回访。
1200余个家庭燃起新的希望
CT扫描直观检视大脑,精准规划穿刺路径,机械臂运转精确直达病灶……上午十一点左右,田增民教授及其团队正有条不紊地进行手术。虽是进行脑部手术,却并不让人感觉很紧张,整个手术持续时间大约半小时左右。
“从操作台能准确且直观定位病灶,通过操作机械臂便可精确到达。”术后,国内功能神经外科专家、诺莱医学医院神经疾病首席专家田增民教授向记者介绍了手术设备及流程。
据了解,田增民教授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王田苗教授团队早在1997年就研发并成功完成了国内首例机器人脑立体定向手术。二十多年来,经过不断开发和临床应用,目前这一手术机器人已升级到第六代,并在全国临床成功开展脑立体定向手术2万多例。
田增民教授在此前接受采访时表示,将机器人脑立体定向手术应用于脑瘫儿童治疗,在这一领域诺莱医学也是做得最为成熟和更具体系化的。
诺莱医学作为山东省财金健康集团子公司,积极践行社会责任,自2019年12月至今,携手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与山东省残联相继开展了“共享阳光—关爱残疾儿童”救助项目和“新的希望”全国脑瘫儿童公益项目。截至目前,公益项目已深入北京、新疆、青海、西藏、重庆、山东等16个省份、58个地市、97个区县,开展线下筛查活动1000余场,累计为2万余名脑病患儿提供救助诊疗服务,专业评估2500余人次,已成功救治脑病患儿1200余人。
以国际化视野助推脑病儿童康复事业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记者了解到,近年来,田增民教授已累计为来自36个国家的110余名脑瘫患儿进行手术治疗,其中不乏来自哈萨克斯塔、马来西亚、伊朗等“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患儿。
诺莱医学自2016年成立以来便坚持国际高水准建设,以国际化视野推动脑病儿童康复事业发展。
在整体布局上,诺莱医学按照“防大病、管慢病、促健康”的服务内涵,为客户实施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医学服务。中心由诺贝尔奖获得者约翰·戈登、山中伸弥教授指导,汇集4大院士、7位泰山学者等权威医学专家组成科研团队,围绕重点疾病领域,探索医学前沿技术。以创新研发为核心驱动力,深耕再生医学、大病预防及脑科学临床研究三大健康服务板块。
在设施设备上,诺莱医学精心打造国际水准的百级净化手术室,引进史赛克、GE等国际知名品牌设备。由田增民教授及团队利用睿米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能够治疗脑瘫、癫痫、脑出血、帕金森病、老年痴呆、小脑萎缩、脑梗后遗症等近百种功能神经外疾病。
同时,诺莱医学具备国际化服务和人文关怀。“这里的一切都让我们很适应,诺莱为我们配备两名翻译,让我们不再紧张。”玛特维尔妈妈表示,第一次来中国就爱上了这里的文化,尤其是汉语和茶文化。
山东财金健康集团领导,中国北京书画院院长张惠臣,田增民教授等一行人前往玛特维尔所在病房慰问。张惠臣院长向患儿家庭赠送“一带一路 新的希望”主题书法作品。在这间充满希望的病房里,中俄文化交流、中俄友谊也在悄然滋长。(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胡沥中 报道)
责任编辑: 胡沥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