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清区归德镇:彰显文化特色打造旅游品牌
2015-07-22 08:13:42 发布来源:大众日报
大众日报记者 晁明春 通讯员 马光仁 报道
长清区归德镇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抓住本镇“卢城文化”、“雷锋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遗址文化”,开辟农村近郊游、生态游,观光农业、重走红色足迹,古村落探寻等景点,打造具有代表性的彰显文化特色的旅游品牌。
依托历史文化资源,培育“卢城文化”。归德镇作为卢姓发祥地,境内卢故城遗址和卢国国君墓对卢氏后代有着较高向心力和吸引力,在科学考证和研究整理的基础上,对卢城文化史料进行深度创作和艺术包装,挖掘历史上有代表性的卢氏文化名人,与卢氏宗亲会积极联系,建设卢氏宗亲纪念馆,拓展文化旅游,扩大“卢城文化”影响力。
依托“山东落子”等民俗艺术,挖掘“民俗文化”。山东落子亦名“莲花落”、“莲花乐”,俗称“光光书”。2008年,山东落子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归德镇后平村的徐立平师傅是济南市唯一的山东落子专业艺人。依托镇域内文化底蕴深厚的民间和民俗艺术,鼓励支持民间演艺社团和群众业余文艺社团,扶持引导民间传统艺术表演,加快发展民间民俗旅游。
依托现存遗址和现有古建筑,打造“遗址文化”。坦山“神山”,因为有着神奇的传说和奇特的自然景观,山上古时所立的石碑、庙殿更增添了几分神秘感。土屋、张官、双乳村等特色古村落保留了传统古村落的建筑与生活风貌,土屋村“赵家大院”古屋规模恢弘,结构完美堪称济南民宅建筑的瑰宝。位于沙河辛村的唐槐和坟台村的汉柏都有着千年的历史。这些遗址将充分利用好,重点予以开发保护。
同时依托各类农业休闲园区,以万源蔬菜、济南绿德、曹楼浅水藕、天国园林、万紫千红苗木、和田生态园,以及正在开发的永平村、麒麟村山峪等都市农业园区,在大力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农家乐,采摘、生态游、近郊游,建立农村休闲度假“一日游”。
长清区归德镇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抓住本镇“卢城文化”、“雷锋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遗址文化”,开辟农村近郊游、生态游,观光农业、重走红色足迹,古村落探寻等景点,打造具有代表性的彰显文化特色的旅游品牌。
依托历史文化资源,培育“卢城文化”。归德镇作为卢姓发祥地,境内卢故城遗址和卢国国君墓对卢氏后代有着较高向心力和吸引力,在科学考证和研究整理的基础上,对卢城文化史料进行深度创作和艺术包装,挖掘历史上有代表性的卢氏文化名人,与卢氏宗亲会积极联系,建设卢氏宗亲纪念馆,拓展文化旅游,扩大“卢城文化”影响力。
依托“山东落子”等民俗艺术,挖掘“民俗文化”。山东落子亦名“莲花落”、“莲花乐”,俗称“光光书”。2008年,山东落子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归德镇后平村的徐立平师傅是济南市唯一的山东落子专业艺人。依托镇域内文化底蕴深厚的民间和民俗艺术,鼓励支持民间演艺社团和群众业余文艺社团,扶持引导民间传统艺术表演,加快发展民间民俗旅游。
依托现存遗址和现有古建筑,打造“遗址文化”。坦山“神山”,因为有着神奇的传说和奇特的自然景观,山上古时所立的石碑、庙殿更增添了几分神秘感。土屋、张官、双乳村等特色古村落保留了传统古村落的建筑与生活风貌,土屋村“赵家大院”古屋规模恢弘,结构完美堪称济南民宅建筑的瑰宝。位于沙河辛村的唐槐和坟台村的汉柏都有着千年的历史。这些遗址将充分利用好,重点予以开发保护。
同时依托各类农业休闲园区,以万源蔬菜、济南绿德、曹楼浅水藕、天国园林、万紫千红苗木、和田生态园,以及正在开发的永平村、麒麟村山峪等都市农业园区,在大力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农家乐,采摘、生态游、近郊游,建立农村休闲度假“一日游”。
签审: wujia
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