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济南曲艺,品读传统文化——中华曲艺发展简史
大众日报记者 田可新
2020-08-25 13:17:34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为丰富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济南曲山艺海博物馆为广大喜爱传统文化的朋友们陆续奉上“细说济南曲艺 品读传统文化”系列的线上解说,带领大家徜徉曲艺历史星河,探寻传统文化瑰宝。
今天,济南曲山艺海博物馆讲解员为您讲述济南曲艺文化之“中华曲艺发展简史及大鼓达人的体验互动”。
“曲艺”是中国各种说唱艺术的统称。它是由民间口头文学和歌唱艺术经过长期发展演变形成,以“口语说唱”来叙述故事、塑造人物、表达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表演艺术门类。
中华曲艺源远流长,诞生于亘古蛮荒,活跃于田间地头,兴盛于茶肆酒楼。它拥有众多的艺术形式,深深扎根于民间,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曲艺的说唱内容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千百年来中国百姓生活的酸甜苦辣,是我国最具民族特点和民间意味的表演艺术形式。
古代说唱对曲艺的孕育
在汉代以前,没有确凿的材料证明有曲艺“说唱”的纯粹形式存在。但还是能从先秦两汉的诸多文献中,发掘出一些与曲艺艺术相通的艺术因素。其中,与曲艺在艺术传统和审美方式上相通较多的,当属先秦时期的俳忧谏、神话寓言与瞽盲说唱,其次还有秦时的优人滑稽。
曲艺的初成
我国古代艺术中的诸种曲艺因素,到汉代以后,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逐渐显示出自身的某些特色,有些形式逐步摆脱了讽谏或教化意义,成为一种表演艺术。随着这些艺术形式中说唱因素的进一步发展和佛教文化的传入,促使这些艺术形式的曲艺特点逐步明显,时隐时现的出现了以说唱故事为特征的曲艺艺术。
曲艺的成熟
我国古代曲艺发展到唐五代时期,进入了成熟阶段。曲艺之所以在此时发展成熟,除了它本身发展衍变的结果外,还与唐王朝国力强大、经济发达、商业繁荣、城市与市民阶级兴起、中外文化交流等密切相关,更与这一时期佛教的兴盛以及诸如诗词、小说、音乐、美术、传说故事、歌舞百戏等姊妹艺术的蓬勃发展分不开。
曲艺的兴盛与繁荣
曲艺艺术文化的涓涓细流,通过唐宋的融汇承转,在宋代形成了轮廓清朗的沛然河川。宋仁宗时期,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城市经济发展尤为突出。夜市盛行,极大地促进了城市文化娱乐活动的开展,茶肆酒楼和瓦舍勾栏处于十分突出的位置。两宋的说唱伎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兴盛起来的。
曲艺的稳定与变化
在曲艺艺术已经形成“瓦舍众伎”的民间状态并呈现出相当繁荣景象的基础上,金元两朝,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心理上的种种变迁,使曲艺艺术的发展又呈现出新的变化。对俗文化的欣赏和消费逐渐成全社会时尚,出现了雅俗共赏的新格局。大量下层文人对曲艺创作的参与,说书脚本和唱本的刊刻流传,促进了取义的普及和提高。
古代曲艺向近代曲艺的转变
明代,曲艺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各种手工业的发展和商品的流通,推动了城市经济发展,不仅壮大了市民阶层的队伍,也对传统的思想、文化产生了强劲的冲击。正统文学之外的曲艺、戏剧、通俗小说等文艺作品大量印刷流通,满足了民众文化娱乐的需求。这一时期的曲艺,是继宋代之后,又一个繁荣时期,并开始向近现代曲艺转变。
近代曲艺的发展与成熟
我国古代曲艺经过明代的转化,至清代内外诸种因素的变化,地方曲艺蓬勃发展,农村曲艺进入城市,曲艺由自娱向娱人转变,近现代曲种逐步形成,并趋于完善。由清中至清末形成的许多曲目,也成为今日传统曲目的组成部分。清代,是我国曲艺发展与成熟的重要时期。
曲艺形式的不断扩大
民国时期,曲艺得到了比较自由的发展,地方曲种进一步向大城市集中,雅与俗得到了融合。一时书场林立、名家辈出、流派纷呈,许多曲种在艺术上日臻成熟。同时,在反帝反封建的大潮中充分发挥了曲艺艺术的战斗宣传作用。
大鼓达人的体验互动
展厅除了介绍中华曲艺发展简史之外,还专门设置“大鼓达人”游戏的体验互动环节,观众可以根据鼓点节奏敲击大鼓,在亲身体验传统曲艺乐器的同时,更增添了趣味性。至此,相信您对中华曲艺的发展有了一定了解,下期济南曲山艺海博物馆将为您讲述济南曲艺文化之“晨光茶社复原陈列”,敬请期待!
感谢您的收听。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田可新 报道)
责任编辑: 刘田 签审: 王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