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市滨湖镇七所楼村唱响“孝、扶、游、实”四字歌

大众日报记者 张环泽

2022-09-07 18:43:55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孝扶游实四字歌,立足新村搞建设;美丽宜居七所楼,乡村振兴成门热。”走进滕州市滨湖镇七所楼村,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成排的楼房,宽敞的街道,优美的广场,浓郁的文化,让人顿感耳目一新。近年来,该村依托沿路靠矿优势,着力发展村集体经济,注重民生公益建设,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新路子,村民的幸福指数与满意度持续攀升。

滕州市七所楼村位居滨湖镇驻地南2公里,济微路段东侧,毗邻北徐楼煤矿,全村380户,1426人,三个生产小组,党员55名,耕地面积1100亩。该村本着“宜居宜业”主题,不断打造美丽宜居乡村,投重金,建设施,助振兴。投资700万元对全村基础设施、路面、绿化、立面实施改造提升;组建了具有122辆大型运输车辆的运输公司,为本村220人提供了就业岗位,增加村集体收入89万元, 2021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20万元。通过兴办企业、盘活资产、流转土地等手段,组建运输公司、建筑公司,盘活村内闲置土地,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先后被评为:全国森林村居;山东省森林村居、全省先进村居老工委、省计划生育群众自治示范村居;枣庄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文明生态村、经济百强村、民主法治示范村;滕州市首批十大美丽宜居乡村。

“孝”字领先善德行

该村大力弘扬孝文化,用孝字凝聚民心,激励人心,以孝促家庭和睦,促村级稳定。在该村,总会被一些温馨、和谐的氛围感染着。漫步七所楼村街道两侧与文化广场,处处都能感受到孝的浓浓氛围。孝文化警句格言、家规、劝善歌等一幅幅漫画与宣传标语随处可见。村内公开栏里,张贴着近年来涌现的好媳妇、好婆婆、好儿女的光荣榜并配有图片。在村办公楼的正中电子显示屏上:“以孝治村,共享和谐”八个大字滚动播放。一幅幅图片,一个个故事,让该村充满着“孝与德”、“ 爱与善”的浓浓气氛。路人常说,来到这个村,就像到了温暖家,连续29年为60岁以上老人发放节日慰问金、老年补助金等,连续举办了29届“老人节”,为老人庆节日、搞团拜。村妇联、团支部强强联合,利用“三八”、“五四”等节日,开展“好媳妇、好婆婆、好孝子等”评选,持续引领文明孝善新风。

“扶”字为重人才擎

在走共同富裕的路上,不落一人。特别是2014年以来,该村把精准扶贫作为村级工作的重中之重,对因病、因残、因灾、因学、缺技术、缺劳力而致贫的户,拉单子、定帮扶,拿措施、助脱贫。村级主要负责人,率先垂范,主动出击,采取公平、公开、公正的形式,对所有申报的贫困户,建档立卡,逐户研判,进行张榜,接受村民监督;精准施策,科学安排,合理帮包,让扶贫对象尽享扶贫政策,帮包一户不落。对每年新考取的大学生,村里都要拿出一定资金,实施以奖代补,对家境较为贫困的学子,都要高看一眼,厚爱一层,实施重点帮扶,让莘莘学子安心就读,回报家乡。

“游”字当头特色种

随着村级集体收入的逐年攀升,该村将乡村休闲游作为提升群众幸福指数的重要举措,在村里人员聚集较为集中的地方设立文化广场,布置休闲小景点,让村民农闲时节在自家门口就能休闲娱乐,从道路的硬化、亮化、绿化,到家家户户喝上了净化后的自来水,再到村里建起运动场、文体中心、文化礼堂、停车场等,七所楼村一年一个脚印,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村主任黄海港说:“忆过去,农家屋里现代化、屋外却是脏乱差;看今朝,美丽乡村整建化,屋里屋外干净家。休闲娱乐有景点,一点不比城里差!”同时,将全村1100亩地,按照每亩1500元的承包意向,全部流转种植竹柳,利用300余亩竹柳地,推行了林下养殖金蝉,吸纳480户村民入股,年分红110万元,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养殖业,合理调整土地,发展村级特色农业,推行林下养殖金蝉、仙桃采摘、蔬菜种植等, 牵头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了村集体经济与农民纯收入的双丰收。

“实”字干好村民拥

为满足村民多样化的需求,在全力干好村民公益事业的同时,投入300万元,对原办公场所进行改建,高标准建设便民服务中心和文化活动中心。规范健全村级“两委”带班议事制、党小组分片负责制、红白议事操办制等规章制度,建立“受理—承办(协办或报送)—回复”民事代办流程,实现为民服务一体化,提高办事效率。本着“厉行俭以养德、倡导移风易俗”的原则,利用文化活动中心,投资18万元购置配备了8m乘3m的“LED高清P2”显示屏,实施了红(白)议事统一操办,由村民提前三天申请,村“两委”商议具体方案,明确专人负责协助,为村民红(白)事办理提供场所、桌椅等,统一用餐标准,提倡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刹住了攀比风,营造了健康节俭文明新风尚,得到了村民的一致响应与拥护。

“今年洪水史之最,许多村庄受水困;唯有俺村安无恙,感谢两委科学规。几十年未见的雨水天气,好多的村都不同程度的被洪水寖淹,可俺村却是安然无恙,这得归功于历届村两委班子,科学规划,稳步实施美丽乡村建设,以打基础、利长远为出发点,将俺村建成了真正意义的宜居宜业秀美村庄。俺打心里佩服俺村的村两委干部,关键时刻显成效!”老党员黄道岩深有感触地告诉笔者。

(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环泽 通讯员 刘永久 报道)

责任编辑: 苏子龙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