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职业学院教师团队入选“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大众日报记者 张环泽

2023-07-23 17:16:34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近日,山东省教育厅发布了第三批“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名单,枣庄职业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教师团队成功入选,成为该院第二个省级“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新能源汽车技术教师团队围绕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对应国家“十四五”规划新兴产业,服务于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十强”产业——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对接枣庄市“6+3”工业体系中“新材料、新能源”行业,与枣庄市打造“北方锂电之都”战略适配发展。新能源汽车技术教师团队是山东省第二批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团队,现有全国模范教师1人,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人,全国先进工作者1人,全国最美职工1人,全国技术能手1人,泰山产业领军人物1人,省教学名师1人,省首席技师2人,省技术能手3人,市首席技师6人,市技术能手6人,市创业导师1人。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严抓师德师风建设

团队负责人郭复欣任系教师党支部书记和专业带头人,依托“双带头人工作室”积极开展课程思政工作。教学团队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引导人才培养。

严抓师德师风,机制制度完善。团队定期召开师德师风会议,以“四有”好老师为标准开展团队建设。学院建立师德问题报告制度和舆论监督机制,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列为职务评聘、派出进修、评优评奖重点考查项。

教师以德立教,践行核心价值观。团队成员获得省教学名师、省优秀辅导员、市有突出贡献教师等荣誉表彰,全国模范教师作为师德师风建设指导教师。

三全育人、中外交流,教育教学创新发展

贯彻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坚持党的教育理念,推动“三全育人”,坚守专业精神、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坚定文化自信,立足区域优势,挖掘枣庄地区鲁班、墨子和“造车鼻祖”奚仲为代表的“班墨奚”匠心文化。专业建有奚仲创新工作室、省名师工作室、省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作为创新育人平台支撑。

开展中外交流,注重先进教学资源吸收。2014年,开展中德诺浩校企合作;2021年,与德国比勒费尔德中等企业应用技术大学联合开展中外合作办学;2022年,成为教育部中德先进职业教育SGAVE项目首批试点院校。借鉴吸收融合先进的职教理念、教学资源、评价标准及考核方案。

团队锐意进取、改革创新,获省职业教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完成省精品课程5门,省精品资源共享课4门,省社区课程3门,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11项省级课题,在各类竞赛斩获颇丰,共获得国家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省一等奖13项,二等奖17项,三等奖25项。

面向人民、服务地方,推进产学研工作

团队注重教科研,发表论文40篇,其中EI2篇,参编国家十三五规划教材1册,发明专利2项和实用新型专利25项,计算机软著9项。

面向人民健康,科技助力防疫。2020年,团队结合专业优势,研发“奚仲精神号”消杀车,服务于人民生命健康。该项目申请实用新型专利2项,获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发明杯”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山东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竞赛一等奖等奖项6项,参加全国职业教育博览会。

服务地方经济,注重新能源科研。建设省名师工作室、省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2个,服务于枣庄锂电产业,申报实用新型专利多个、研究课题多项。

业内认可、地方依赖,社会服务扎实有力

先后加入省汽车工程学会、省汽车工程职业教育集团,与中德诺浩成立实训中心,与润华集团成立产业学院,与中车行、中德诺浩、奇瑞等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紧跟新能源汽车行业迅猛发展态势,进一步调整和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19年,“中德诺浩汽车认知与维护保养实训中心”被教育部认定为“生产性实训基地”,现为省财政支持的汽车维修技术实训基地。

2019年,与枣庄消防支队联合组建全省首家专业化汽车火调实训基地,为全省培养火调人才,具有示范性。

团队成员刘希震,加入全国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及教育部职业院校教学(教育)指导委员会;团队负责人郭复欣,担任教育部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简介和教学标准修(制)订组副组长,牵头制订国家级专业标准一项;多人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新能源汽车赛项、中国技能大赛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大赛、山东省电动汽车设计竞赛中担任裁判,在企业担任技术顾问。

团队完成3个“1+X”考核站点,证书通过率98%以上;连续多年承担市汽车维修工技术培训3000余人次;3人受聘为市火灾事故调查专家组成员,从事汽车火灾事故调查人才队伍培养工作。

2017年,承担省“技能兴鲁”职业技能大赛城市公交修理工竞赛。2021年、2022年,承办省大学生电动汽车设计大赛。

团结协作、配置合理,团队水平不断增强

制订《新能源汽车技术教学团队建设方案》,整合校内外优质人才资源,选聘企业高级技术人员担任导师;组织开展专项培训,通过“传、帮、带”全面提升教师能力;积极参加国培、省培,派出7名团队骨干教师赴德国研修。

团队以“四有”好老师为标准,致力打造一支“信仰坚定、师德高尚、业务精湛、专兼结合、结构优化”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全力投入到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育,为服务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本次的成功评选,标志着新能源汽车技术教师团队的师德师风、教育教学、科研创新以及社会服务水平走在全省同专业教师队伍的前列。

下一步,学院将继续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坚持立德树人,重视师德师风建设,注重学生能力培养,探索先进教学理念,着力推进科研创新,积极开展社会服务,为推动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贡献。(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环泽 通讯员 荣玉 李倩 报道)

责任编辑: 苏子龙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