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公安新“枫”采(4)龙泉派出所:不打烊的公安“智习室”

大众日报见习记者李子锐

2023-11-24 14:26:26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编者按:1963年,萌生于浙江省绍兴市诸暨枫溪江畔的“枫桥经验”迅速向全国推广。走过60年峥嵘岁月,“枫桥经验”历久弥新,持续释放治理效能。枣庄市公安机关将“枫桥经验”融入实践,创新基层治理体系,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11月22日至23日,记者走进了全国“枫桥式公安派出所”薛城区凤鸣湖派出所;省级“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山亭区北庄派出所、滕州市善南派出所、滕州市龙泉派出所,一睹枣庄公安新“枫”采。

滕州市龙泉派出所位于滕州市城区,东部现有民警31人,辅警86人。辖区面积28.1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4.1万人,常住人口30万人。有居民小区100余个、机关事业单位80余家、“九小场所”2500余处,治安状况复杂。日均接警量50余起,是滕州市公安局工作任务最为繁重的派出所。

细节到位民意为先,换位思考打造“最优服务”

龙泉派出所所长苏令操介绍说:“我们所里业务办理非常繁忙,每日招待人数在200人左右,高峰时会达到500-600人。”龙泉辖区户籍人口达到14.1万人,位居枣庄市72个派出所之首,随之而来的是更高的服务需求。针对业务量大、群众服务需求多的特点,秉持“细微处关系大民生”的工作理念,龙泉派出所以民心为己心,拓展“大服务”体系,做到“服务不缺位”。“较高的接待人流量对我们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我们的工作都是为了让群众满意。”苏令操说道。

与其他派出所相比,龙泉派出所的服务大厅更大,更繁忙,服务窗口数达到了8个。龙泉派出所对标银行业标准,在户籍服务中引入“旗舰店”思维实行了值日警官导办、礼仪早操等制度。除此之外,龙泉派出所还推行了一窗通办、容缺快办和远程服务、代办服务、错时服务、定制服务。

“龙泉派出所所有业务办理都是24小时在线。” 苏令操说道。龙泉派出所设立了24小时“自助警局”提供驾驶员体检、身份证办理、违章处理等便捷服务,苏令操介绍说:“对于自助办理证件的机器,有些群众不会操作,自助办理效果并不是很好。于是我们设置了专门的帮办员与导办员,帮助群众进行操作。”

“对于关键性材料齐备,非关键性材料缺失的情况,我们根据容缺规定,推出‘先办理,后补齐’服务。辖区内周末考试较多,有些群众很晚才发现身份证明不齐全,也会为其提供24小时证明开具服务,如果本人无法来所领取,也可以让家人来随时领取……”苏令操列举出许多服务工作上的细节。这样细致入微,将心比心的服务态度,牢牢抓住了“送上门的满意度”。

警校一家亲,不打烊的“智习室”

龙泉街道枣庄科技职业学院一带,是该街道的教育园区,每天有小学、高中和高职近2万多名学生在此活动。特别是枣庄科技职业学院,因学生长期住校,自成一个小社会,爆发出不少治安问题。

“我们创‘枫桥式’派出所,进学校听意见时,附近保安一致反映,因为他们没有执法权,碰到一些警情只能报案等警察上门,非常影响事情的及时解决。”龙泉派出所三级警长,学院警务室社区民警李俊俊介绍道。针对此现象,2022年初,龙泉派出所携手枣庄科技职业学院建起了智能化“公安智习室”,李俊俊来此驻警,做到第一时间发现掌握各类信息、稳妥处理不稳定因素、回应民生诉求,及时将纠纷隐患消除在源头。小小的“智习室”,实现了从“警情等人”到“人等警情”的转变。

“智习室”全年不打烊,目前已有上万师生前来体验。调解室也全年无休,李俊俊和同事们24小时不关机,学生有事随时可联系到。李俊俊成了龙泉街道的“网红”女警,“平时走在路上都会被学生认出来,跟我打招呼。”李俊俊笑着说道。“智习室”既担负着普法宣传的责任,也搭建起警民交流的“连心桥”。有不少学生来到“智习室”,同李俊俊交流生活学习上遇到的问题,进行心理疏导;也有不少学生成为了“智习室”的志愿者。

学生志愿者大多是学生干部,他们协助李俊俊担任普法宣传员、矛盾调解员、安全隐患排查员。今年10月,有学生到“智习室”的警务室向李俊俊反映,其同学与其他学生约架,双方各七八名学生。李俊俊接到信息后,第一时间与学校领导沟通,找到涉事学生,详细了解情况后得知,二人因情感发生纠纷,双方准备好工具、相约于周末在某小区地下车库打架决胜负。李俊俊将双方涉事学生及家长、老师召集到龙泉派出所,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和普法宣传,及时制止一场聚众斗殴案件发生。随后,校方高度重视,紧急召开全校警示教育大会,对该事件进行通报。

谈到此事时,李俊俊说:“这种案例还有不少,其中很多事件的线索都是学生来到‘智习室’告诉我的,学生们已经把我当自己人了。”24小时不打烊的“公安智习室”在校门口编织起警校连心的纽带,共同营造起和谐、安全的校园环境。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见习记者 李子锐 报道)

责任编辑: 苏子龙     签审: 张环泽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