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滕州“墨子云”让历史从线下转到线上
大众日报记者 孟令洋
2021-10-20 21:41:12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作为一名墨学文化的爱好者,来之前我特意通过墨子云大数据平台了解了一下,这个平台的VR全景、线上讲解和电子身份证识别体验特别棒,线上学习查询墨子文化。”日前,来自枣庄科技职业学院的宋雯雯和张鑫彤正要参观墨子纪念馆,她来之前通过“墨子云”微信小程序预约了今日参观,听说墨子纪念馆率先支持了电子身份证的识别,她迫不及待的想体验一下。
为更好地传播和弘扬墨学,今年以来滕州依托大数据技术优势,实施了集智慧化服务、智能化查询、大数据管理于一体的“墨子云”大数据平台建设,全力打造全球最大、功能资料最全的墨学文化大数据系统,推动墨学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据了解,“墨子云”以中国墨子学会和滕州市墨子研究中心三十多年墨学研究成果为基础,坚持顶层设计、高标准规划,建设了墨学数字化资料库、智慧化查询系统、网上展厅系统、视频点播平台、线上问答系统、智能访客系统等十多个功能模块,搭建了中国墨子网、墨子云app、微信公众号等应用,实现了与爱山东政务服务平台、微信、支付宝等平台互联互通、数据共享,让游客体验到全新的智慧化文化服务。
立足传承和弘扬文化优势,滕州市探索智慧文化建设的新路径,通过“墨子云”破解传统管理服务瓶颈,将现存从明清至当代的墨学研究文献进行数据化存储、云平台实时备份。先后完成了3800余万字的墨学文献OCR数字化工作,墨学文献总量居全国首位,让专家和学者可以随时随地查阅墨学研究数字化资料。同时,依托大数据技术,对文献库资料进行智能化统计。
在“墨子云”平台大数据看板上,以不同图表和数据的形式,展示着在线用户数量、在线专家数量、专家分布情况、在线问答回复率等信息,通过对各种数据的数字化分析,达到精准服务与高效管理的良性互动,让广大游客畅享大数据冲浪的全新体验。
滕州市墨子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庆军告诉记者,过去,墨学研究资料检索查询困难,研究成果开放共享不充分,墨学爱好者与专家沟通渠道不畅,场馆管理手段单一。为此,我们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创”方针,使用新技术、新手段来破解墨学发展难题,实现了精准服务和高效管理的良性互动,展示了优秀传统文化魅力。
“‘墨子云’的探索实践让历史从线下转到了线上,让文化从历史照进了现实,通过大数据赋能了传统历史文化的传播、传承,形式也更加多样,内容更加丰富,人民群众也更加喜闻乐见,获取的方式也更加方便快捷。”滕州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大数据局局长孟防震这样评价“墨子云”。(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孟令洋 报道)
责任编辑: 苏子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