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盐碱地新模式种植中草药成效显著

大众日报记者 李明

2022-10-28 14:56:55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近日,省农业科学院黄河三角洲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开展了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中草药体系“盐生药材种植模式创新观摩”活动。从现场决明和板蓝根种植小区比对可以直观看到高台和平畦的生长状况差异,三阶效果中右侧因为缺少底沟而有地面积水,左侧有底沟排水效果良好。

为应对黄三角地区近年夏秋降水集中,内涝频发,中药材减产严重的情况,在原省农业主推技术“皂角(高台)-薄荷(低畦)栽培模式”基础上,研究团队创造性地采用高台-平畦-底沟为主体结构的三级阶梯模式,结合高台覆盖,实现旱季保水抑盐、雨季排涝洗盐。

调查结果显示,播种时不同地形20cm土层土壤pH值和含盐量差异不明显,灌溉和雨季后高台上20cm土层土壤pH值、含盐量和土壤含水量均低于平畦,有利于植物生长。决明出苗和保苗差异不大,高台生物量和产量高于平畦;板蓝根出苗差异不大,高台保苗和生长状况显著高于平畦。高台上决明平均株高、平均分枝数、平均荚果数均高于平畦,分别提高13.97%,135.71%和27.55%;高台上的板蓝根平均存苗率、平均株高、平均叶片数、平均单株鲜重也均高于平畦,分别提高52.97%,47.13%,87.5%和270.48%。

试验结果表明,高台-平畦-底沟为主体结构的三级阶梯模式雨季可以充分排涝洗盐压碱,改善中药材生长环境,其中高台适于不耐水湿的根类药材生产,平畦则可栽培相对较耐涝的其他药材。研究团队还分析了采集和引进了益母草、蒲公英、射干、车前、蛇床子等耐盐碱中药材,对其环境适应性进行了比对研究。

据了解,研究团队所依托的省中草药体系2011年起即关注与在盐碱地中药材方面的研究与示范,由林业企业委托开展林下中药材品种选择和配套栽培技术研究。2014年起与当地企业共同承担省星火计划项目,2015年开展了系统性研究。针对黄河沿岸盐碱地土壤瘠薄、表层土壤板结、春季干旱、夏季雨涝、杂草多发等基本情况,开展了针对性的适应性品种选育、土壤改良和生态栽培模式构建等研究工作。筛选出适合盐碱地生长的板蓝根、决明子、薄荷、蛇床子、防风等30余种中药材,选育出耐盐碱、高产优质板蓝根品种3个。

团队还研制了以食用菌菌渣为主要原料的中药材专用有机基质,将盐碱地薄荷产量提高50%以上。连续施用2-3年,再结合还田,即可将土壤有机质稳定在2%以上。研发了适合林地的林药模式(皂角(高台)-薄荷(低畦)、白蜡-板蓝根、酸枣-艾草等)、便于轮作的药药模式(射干-决明、土木香-蛇床子等)、适于农田的粮药模式(高粱-薄荷、小麦/玉米-蛇床子等),其中皂角(高台)-薄荷(低畦)栽培模式被遴选为山东省农业主推技术。共建设盐生药材试验基地2处,示范基地4处,重点示范盐生药材品种12个,配套高效栽培模式3套。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明 通讯员 王传增 报道)

责任编辑: 李广寅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