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岛国际零碳岛走入联合国气候变化迪拜大会
大众日报记者 董卿
2023-12-09 20:46:10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中国能为全球海岛型城市应对气候变化贡献怎样的智慧?这一刻,世界目光聚焦长岛。
在12月8日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迪拜大会中国角城市气候合作对话会上,烟台市委副书记、市长郑德雁介绍了烟台在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方面的探索与实践,并对“长岛国际零碳岛”建设作了重点推介。
城市气候合作对话会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与C40城市气候领导联盟联合主办,旨在为中外城市市长和城市气候行动实践者提供交流平台,加强中外城市在气候行动与合作方面的理解与互信,推动中外城市的务实合作。
“我们的目标是:到2027年,长岛温室气体排放比2023年下降20%;到2030年,长岛形成具有广泛国际引领力的‘零碳岛’模式;到2035年,长岛国际零碳岛高质量建成,全域温室气体实现净零排放。”郑德雁说,希望通过国际零碳岛建设,从长岛触摸变化的烟台,感受进步的中国。
同时,他向世界发出邀请:诚挚邀请联合国机构和国际非政府组织,共同推动长岛国际零碳岛建设,为全球海岛型城市应对气候变化贡献智慧。
应对气候变化的烟台担当
为什么是长岛?长岛有哪些可供世人借鉴的经验?与会者睁大眼睛,翘首以待。
烟台拥有230个海岛,其中,最大的岛屿群是长山列岛,陆域面积59平方公里,人口4.1万人。长岛历史上被称为“海上仙山”,是人们向往的地方。
“2018年,长岛成为中国首个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我们系统推进长岛生态保育。”郑德雁举例说,为保证候鸟迁徙,拆除了岛上所有80台风电设施;岛内实现了垃圾分类、污水无害化处理、清洁能源供暖全域覆盖;因生态环境改善,斑海豹数量由近200头增加到400余头;大黑山岛成为中国首个负碳超过2000吨二氧化碳当量的“负碳海岛”。
绿水青山海岛样板加快打造、金山银山产业生态加快重塑、幸福宜居美丽家园加快建设……几年来,长岛绿色发展取得了新突破。
如今,低碳发展成为时代潮流,“双碳”战略引领绿色变革,无论从全球、全国,还是海岛本身看,零碳海岛建设已经是势在必行。
“为更好地保护海岛,为全球有人岛探索绿色低碳发展之路,我们提出打造‘长岛国际零碳岛’的目标,由三位院士领衔开展科学研究,聚焦碳汇现状、碳汇增汇、清洁能源替代、减污降碳、零碳旅游、碳交易、绿色金融、国际合作等8个方向开展深入研究,制定了《长岛国际零碳岛发展规划(2023-2035)》和行动方案,坚持降碳与增汇两手抓,争取早日实现零碳岛目标。”郑德雁阐释了长岛国际零碳岛的方向、路径及目标,展现了烟台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作为与担当。
做好降碳“减法”
降碳,是零碳岛建设的题中之义。
在交通出行上,城市公交和旅游公交“新能源化”,年减少使用燃油500吨,减排二氧化碳1300吨、二氧化硫5吨、氮氧化物4.3吨;
在冬季取暖上,采用闭式空气热源塔和空气源热泵技术,推进煤改电清洁能源供暖项目建设,实现城区清洁能源供暖全覆盖。
在渔业养殖上,一座座海洋牧场平台配备了自动投饵机、水下机器人、各类智能传感器、养殖大数据管理系统等智能化设备,仅用4人就能完成全部工作……
这些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折射着长岛向着降碳目标大步迈进的坚定步伐。近年来,长岛千方百计降碳减排,从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生活消费习惯等不同领域持续发力,探索降碳新路径,激活零碳建设全局。
未来,长岛将大力发展绿色产业,通过应用零碳渔业技术、计算旅游碳排放和碳足迹等措施,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大力推进新能源替代,构建多能互补的清洁能源体系,实施终端用能的清洁替代工程,推广新能源车、船,全域开放自动驾驶场景,到2027年,长岛非石化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52%;到2035年,陆上新能源交通占比90%以上。大力实施全过程减污降碳治理,到2027年,长岛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比例达到100%,到2035年绿色出行比例达100%。
做好增汇“加法”
既要抓降碳“节流”,也要抓增汇“开源”。
近日,被称作“海底种草”的大黑山岛海草床和海藻场生态系统修复工程完工。工程涉及近海岸带退围还海,养殖围堰拆除约2600米、海藻场生态修复7公顷、海草床生态修复4公顷。工程完工后,将恢复和改善生物栖息地、生态碳汇等生态服务功能。
这是烟台持续做好增汇“加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长岛统筹推进“山水林海城”全域生态保护修复,同时,把碳汇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坚定不移扩绿、增长。
在完成植树造林、退化林改造1万亩,长岛新增绿化面积50万平方米的同时,重点推进海洋牧场建设,“渔业碳汇”不断增长。目前,长岛获批14处省级以上海洋牧场,占全市总量31%,“鱼一贝一藻、鲍一海带”和“鲍一海带一刺参”立体化多层次养殖模式全面推广,藻类养殖面积2万亩,天然海藻场约0.6万亩,贝类养殖面积20万亩。经估算,长岛海水养殖潜力约171万亩,渔业碳汇储量超过60万吨。
未来,长岛将做好增汇“加法”。大力发展海草床、天然海藻场、养殖海藻等增汇项目,稳步提升蓝碳增汇能力。恢复和提高森林面积,到2027年,森林面积达到3377公顷,林业碳汇能力达到2.73万吨。深入挖掘海洋新型碳汇潜力,探索海洋贝类增汇、渔业增汇综合管理模式,建立海上二氧化碳地质封存管理体系。
向绿,向蓝,向未来。一座具有全球引领意义的零碳之岛正在走向世界。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董卿 报道)
责任编辑: 从春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