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新区实践”——青岛市黄岛区(西海岸新区)第三届人大常委会2022年工作纪实
2022-12-21 10:29:05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青岛西海岸报
青岛西海岸报/西海岸新闻网记者 仪博文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新区实践”
——青岛市黄岛区(西海岸新区)第三届人大常委会2022年工作纪实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摘自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年,是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示范引领区的开局之年。一年来,在工委(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区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工委(区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牢记使命走在前,勇担使命开新局,放大制度优势,发挥职能作用,全力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新区实践”。
这一年,区人大常委会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履职尽责、浴火淬炼,在经济发展中彰显人大担当,在民生改善中饱含人大温情,在法治建设中作出人大贡献。我们选取六个关键词,来展现新区人大一年来的履职工作。
关键词一:坚定
坚定不移跟党走
区人大常委会坚定不移跟党走,将党的全面领导贯彻到人大工作全过程、各方面,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提供根本保证。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进一步明确新时代人大工作的职能定位和前进方向,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深入贯彻落实工委(区委)决策部署。高标准做好工委(区委)人大工作会议筹备服务工作,专题调研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情况,助推优化前湾港区域交通秩序和涉港企业发展,高质量完成工委(区委)交办的各项重点工作。
深入一线服务全区大局。常委会领导班子成员认真做好疫情防控、联系企业、包镇联村和化解信访积案等工作,在服务大局中践行为民履职的使命。
关键词二:精准
精准聚焦强监督
区人大常委会把握新区所需、未来所向,锁定目标、精准聚焦,在依法监督中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聚焦国家战略开展监督。开展船舶海工产业发展情况专题调研,推动补链强链延链固链。视察海洋经济发展情况,推动海洋强国战略新支点行动方案落细落实。
聚焦实体经济开展监督。视察国有企业服务“先进制造业”“会展经济”工作,听取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助推国有企业更好发挥稳增长、防风险的压舱石作用。视察高新技术企业市场主体培育,听取和审议中小企业融资、土地高效利用、知识产权保护、交通规划建设等专项报告,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聚焦财政管理开展监督。在全市“首问”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工作,推动更好发挥审计经济体检作用。首次开展政府债务管理情况调研,听取审议经济社会发展、预算执行、财政决算等报告,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关键词三:示范
法治示范走在前
区人大常委会注重发挥国家级新区和省内首个全国人大基层立法联系点的法治示范作用,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提供重要载体。
高标准建设国字号立法联系点。在全省率先建成立法联系“两中心、两广场”,设立镇街立法联系活动站23个、社区信息采集点75个、立法联系单位76个。完成《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行政复议法》等7部法律草案的意见征询任务,12条意见建议被采纳写入国家法律。
勇担当服务新区法治建设。首次听取审议区监察委员会廉政教育开展情况,开展“巩固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专项监督。加强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组织代表旁听法院庭审99人次,认真受理、转办群众来信来访136件次,不断增强全民法治观念。
求实效发挥赋权政策优势。配合市人大常委会检查《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条例》实施情况,组织省级赋权专题调研,推动更好释放体制机制的创新活力。
关键词四:温度
惠及民生有温度
区人大常委会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中不断提升民生温度。
推进民生实事落地落实。深化民生实事项目票决制工作,集中视察实事办理情况,推动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真正办到老百姓的心坎上。
推进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激发起人民城市人民建的代表力量。听取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推动保护好城市环境和绿水青山。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配合市人大常委会开展《乡村振兴促进法》执法检查,视察农业产业权益保护及金融服务乡村产业发展情况,专题调研高标准农田、乡村建设、种业发展工作,助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
推进加大民生服务供给。专题询问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全面推进养老服务情况,推动新建养老服务设施329处,服务总量突破560万人次。开展《家庭教育促进法》执法检查,视察和调研就业、教育、健共体、医保惠民等工作,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多项工作得到工委(区委)主要领导肯定和批示。
关键词五:尽责
履职尽责为人民
区人大常委会深知人大代表来自于民、根植于民,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中支持和保障人大代表发挥作用、履职尽责。
拓展代表履职空间。在全国率先开发“导航进站、智链万家”代表与群众互动系统,收集建议3051条,实现了代表联系群众的“全时空”和“零距离”。优化提升“线下”代表工作站,更好发挥“民情快递”功能。出台代表联络平台一体化建设的指导意见,打造建设、管理、使用、融合为一体的人大代表履职新场景。
锤炼代表履职本领。制定涵盖9个方面40条的三年行动计划,创新代表学习机制和培训模式,初任培训、法律培训、专业培训有机结合,为代表发挥优势、履职尽责创造条件,52名代表被评为年度优秀代表。
保障代表建议落实。建立“代表选民充分协商、代表小组内部协商、专委会专业协商”的三级会前协商机制,探索“三公开、三见面、三督办、三随时”模式,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代表就在身边。区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代表提出的420件建议,276件已解决或基本解决,其他已制定措施将逐步解决,不断提高代表建议落实率。
关键词六:淬炼
浴火淬炼真本领
区人大常委会牢牢把握“四个机关”要求,深入开展作风能力提升,浴火淬炼、砥砺前行,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提供内生动力。
加强政治建设。牢固树立“抓党建就是抓全局”的理念,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扎实开展“万名党员入万户”“千名干部进千企”等活动,选派服务企业专员15名,收集并协调解决问题87件。人大机关连续三年获评模范机关建设工作先进单位。
坚持守正创新。全力做好2022年度10项创新工作,修订常委会及机关制度25项,在创新中不断提升工作质效。用好《黄岛人大》杂志及系列新媒体宣传平台,在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大众日报等国家和省级媒体刊发文章197篇,新区人大的社会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提升作风能力。牢固树立“打铁必须自身硬”理念,深入开展“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集体学习研讨33次,组织“亮绩”“赛绩”擂台赛,开展“当龙头作表率开新局”大讨论,营造比学赶超、摘星夺旗的浓厚氛围,锻造堪当高质量发展重任的人大干部队伍。
大道如砥,接续奋斗。区人大常委会将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到人大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为民履职作用,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开拓创新、事争一流,为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示范引领区新局面作出人大贡献。
(本报记者 仪博文 整理)
(青岛西海岸新区融媒体中心出品)
责任编辑: 祁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