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昆立交桥建成通车,为西海岸新区首个互通式立交桥工程
2021-06-07 11:19:39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青岛西海岸报
青岛西海岸报/西海岸新闻网记者 董梅雪
6月4日下午4时,新区首个互通式立交桥工程——长昆立交桥正式通车。通车后,通行能力提高3倍以上,将有效解决昆仑山路和开城路交叉口道路拥堵问题,实现长江路与开城路直连直通,分流滨海大道通行车辆。同时,为方便周边居民出行,立交桥设置人行天桥,预计8月底投入使用。
6月4日下午4时,长昆立交桥正式通车,为新区首个互通式立交桥工程,也是区交通运输局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又一具体举措,最大限度缓解了滨海大道及桥梁周边路段交通拥堵现象。长昆立交桥通车后该怎么走?又将为市民带来哪些便利?6月5日,记者驱车在立交桥上进行了体验。
主线采用双向6车道
通行能力提高3倍以上
6月5日上午,记者来到开城路最东侧,一条通往长昆立交桥的道路笔直向上延伸,道路交通标线已施划完毕,两侧路灯已安装完成,入口位置也竖起了交通指示牌。
“长昆立交桥东西方向,以开城路为起点,上跨昆仑山路,与现状长江西路连接。南北方向,采用匝道与加宽后的昆仑山路相接,是新区第一个互通式立交桥工程。整个桥梁采用苜蓿叶型立交形式,设置8条匝道。主线车行道双向6车道,设计时速60公里。”长昆立交桥工程项目经理曹庆臣向记者简单介绍了立交桥的基本情况,便同记者一同上桥。
“立交桥设置8条匝道,乍一听,市民可能会觉得上了桥会绕迷糊,其实,只要按照交通指示牌,走一次就明白了。”曹庆臣说,“比如我们现在从开城路向东,如果去长江路,就通过主线一直向东行驶;如果去滨海大道,通过右转专用道(H匝道)进入昆仑山南路,向南行驶即可;如果是去昆仑山路,通过主线右侧的集散车道,过桥后由F匝道就能驶入昆仑山路。”
在曹庆臣的指引下,记者分别体验了多个方向的行驶路线,同其他立交桥一样,若行驶方向为正南、正北、正东、正西,沿主线直行即可,其他方向则需要提前变道,根据交通指示牌通过匝道或集散车道去往不同道路。
体验中,记者发现,整个立交桥上没有交通信号灯,没有岔路口,无需任何等待的时间,“立交桥通车后,此处的通行能力较之前能提高3倍以上。”曹庆臣说。
方便周边居民出行
人行天桥8月底或投用
记者看到,立交桥上,一座横跨长江西路的人行天桥赫然伫立,人行天桥一端位于风和丽景小区门口,另一端连接长江西路北侧的海韵苑小区入口,居民从天桥过马路,十分便捷。
曹庆臣介绍说,长昆立交桥通车后,整个立交桥没有堵点,所以车辆通行速度较快,行人横穿马路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设置人行天桥可以有效解决风和丽景小区及海韵苑小区周边居民过街问题。记者注意到,人行天桥的坡度非常缓,台阶两侧扶手处还设置了自行车爬坡道,方便老人及自行车通过天桥过马路。目前,人行天桥暂未启用,正在进行桥面喷漆等工作,预计8月底投入使用。
站在人行天桥高点俯瞰,整座立交桥如同一条巨龙盘卧,从不同方向而来的车辆各行其道,畅通无阻。
打通局部交通堵点
实现两条干道直连直通
据介绍,为推进长昆立交桥建成通车,区交通运输局成立工作专班,选派企业服务专员,建立联系服务施工企业机制。企业专员第一时间进驻施工现场,摸实情、送政策,及时协调处理项目遇到的难题。
施工单位中铁十四局加大人员材料投入,工程所用盘扣支架、模板、方木全部一次性投入,加快了工程进度,高峰时每天约200人投入施工。为保障工程质量,施工单位优化工程专项方案,科学调配人员机械材料,开展劳动竞赛活动,全力以赴抢时间抓进度。
长昆立交桥建设工程,是贯彻落实青岛市“项目落地年”和新区“攻坚突破年”的具体行动,是助力新区高质量发展、打响“十二大攻坚战”的有力举措,是发起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攻势的重点项目。
整个项目竣工通车后,有效解决了昆仑山路和开城路交叉口道路拥堵,实现长江路与开城路直连直通,分流滨海大道通行车辆,缓解道路通行压力。同时,对于打通局部交通堵点,疏解滨海大道积米崖至嘉年华路段交通压力,提升道路交通运输服务水平,都将发挥出重要作用。
责任编辑: 徐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