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带头人|王明卿:昔日贫困村焕发新生机
2022-03-14 10:53:13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青岛西海岸报
青岛西海岸报/西海岸新闻网记者 丁霞
昔日贫困村焕发新生机
通过易地搬迁、产业兴村,王明卿带领泊里镇庙后网格成为乡村振兴排头兵
近年来,泊里镇庙后网格作为实施易地搬迁致富、推进乡村振兴的镇级“双试点村”,在党支部书记王明卿的带领下,借助精准扶贫的政策东风和“港产城乡融合发展”的机遇,在摆脱贫困的基础上乘势而上,一举成为乡村振兴的“排头兵”。
昔日“贫困村”
转型新社区
近日,记者来到泊里镇,在地铁13号线泊里站周边的临港安置区(二期)看到了一个楼房林立、崭新的庙后网格。目前,该项目正在进行相关的收尾工作,不久后村民将回迁到此地开始新的生活。
“这段时间,我们庙后网格相关工作人员正在进行回迁的相关准备工作。”王明卿告诉记者,未来的庙后网格,将由脱贫摘帽的贫困村转型为产业兴旺的新社区。
然而几年前的这里,却是另外一番景象。王明卿介绍,过去的庙后村,房子破,路难走,村民的收入来源主要依靠种地,村里的贫困户就有10户,2013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只有0.28万元。在2014年贫困村识别时,庙后村被认定为“省定贫困村”。
在中央精准扶贫方略实施后,按照“六个精准”的要求,结合实际、把脉施方,从基础设施、产业项目、培训就业、兜底保障等多方面精准施策,稳步推进了集体、村民双增收,到2016年12月份,庙后网格实现了脱贫摘帽。
借助政策东风
推进乡村振兴
脱贫摘帽不是目标,乡村振兴才是关键。2018年,庙后网格被确定为实施易地搬迁致富、推进乡村振兴的镇级“双试点村”。王明卿带领村民迅速调整工作思路,进行易地搬迁,借助“港产城乡融合发展”的重大机遇,带动全村一起干、一起拼,成为推进全镇乡村振兴战略的“先锋军”。
针对搬迁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王明卿和同事们逐条落实、跟踪办理,集中解决了租房、上学、就医等实际困难,彻底消除了搬迁村民的当前之困和后顾之忧。仅用3天时间,全村127户村民全部自愿申请评估,用4天时间完成了自由签约,用3天时间全部腾空房屋,整个搬迁期间无一群众上访。
据悉,庙后网格将依托地铁13号线的资源优势和董家口港的进一步开发建设,实现由村庄向城市社区的转变。村民人均配套8㎡的经济发展用房,由村集体经营,所获收益将由村民共享。庙后网格也将充分利用区位、政策和时代红利优势,实现商业、产业兴村。
带动村民致富
开启崭新生活
“先后投入扶贫资金220万元,购置泊里镇驻地网点房和黄发集团优质资产进行出租收益;投入扶贫资金引入光伏扶贫项目,为村集体每年带来20.6万元的项目收益。”王明卿介绍,同时,投入扶贫资金完善网格内的基础设施,通过改造农田水利设施,提高农民土地产出,增加农民收入。借助董家口港区和临港产业区的发展优势,加强农民的技能培训,通过引导就业、鼓励创业转移农村劳动力,解决劳动力就业80余人,实现三产服务创业11户。“此外,我们还对孤寡老人、残疾人口等群体落实低保兜底等保障政策,确保脱贫不返贫。”王明卿说。
“2021年6月,我们网格的集体公共积累达到184.3万元,主要收入来源是扶贫资金购买的优质资产、镇驻地网点房租金以及与供销集团合作的蔬菜水果加工项目等获得的收益。”王明卿介绍,“这些年,村民的日子越来越好了。村民们都特别期待目睹自家新房子的真容,希望尽快回迁入住,开启崭新生活。”
责任编辑: 徐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