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市井沟镇:扎实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共建美丽乡村
大众日报记者 都镇强
2022-12-26 17:07:53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务实笃行,久久为功。今年以来,高密市井沟镇坚持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乡村振兴的硬任务,按照全域整治、全民参与、全力攻坚、全面提升的要求,精准施策、补齐短板,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旧貌换新颜”,奋力打造宜居宜业美丽乡村。
精准实施、健全制度保障促提升。进一步落实“三级书记”责任,既挂帅又出征,靠前指挥、亲自调度,做到真抓真管、心中有数。制定下发井沟镇镇人居环境整治实施方案、考核办法,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纳入重点民生实事、年度绩效考核项目,层层落实责任清单、任务清单、问题清单,确保人居环境整治成果能保持、能提升。坚持“镇主导、村主责、群众主体”的原则,以村为整治网格,每村按照15户为一单元划分卫生区域,以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断壁残垣等问题为整治重点,支部书记带领村两委干部每日早检查、空闲多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党员责任胡同”为抓手,实行村两委班子包街巷,党员包胡同、包户的“街长制、巷长制”,推广党员奉献积分制,激励近千名党员干部在人居环境整治春季战役、秋冬战役中做主力、当先锋。
精心治理、建立红榜黑榜促长效。建立人居环境整治“红黑榜”制度,在全镇98个村设立“红黑榜”,定期将村内环境卫生维护好的户与差的户在“红黑榜”上亮相,表彰先进、督促落后,激发村民“门前三包”参与环境治理的主动性。在“绣美井沟”公众号上开设“人居环境大比武”“红黑榜”专栏,定期以社区为单位将人居环境“好”的村和“差”的村,向全镇乃至全市展示,营造了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将人居环境整治纳入每季度举行的“擂台比武”活动范畴,选取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出色的村,上台谈经验、讲做法,晒成果、比成绩,通过“工作汇报+现场点评”的方式,褒扬先进、鞭策后进、示范带动、传导压力、提升质效,进一步提振各村支部书记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全镇获评3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15个潍坊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
精细整改、加强督导检查促落实。建立导向型的考核机制,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纳入镇村两级考核评价体系,通过评比检查、干群评议、观摩点评等方式进行评比排名,评比结果直接与社区考核、包村干部考核、村千分制考核挂钩,对平时考核连续2次排名靠后的村庄,约谈党支部书记。坚持工作督查、日常督导和群众监督相结合,建立村自查、包村干部排查、镇检查的“三查”工作机制:各村定期上报自查问题;包村干部下沉到村查找问题,列明问题清单,上报问题台账;由副书记牵头,抽调人居办、镇纪委精干力量,组成督导小组,每月到各村进行实地督导督查,建立位置照片台账,汇总交办、整改“回头看”,每月进行通报。利用12345热线、“串门连心”小程序等信息平台,畅通群众监督渠道,让监督无处不在,倒逼责任落实。
精致打造、文化铸魂添华彩。整合“景观提升+文化凝练”乡土资源,以红绣河沿岸为基础,以“红袖汉风香满城”田园综合体为依托,深度挖掘“城阴城”汉文化历史底蕴,重点推进红袖风情小镇项目,着重展现生态宜居、诗情画意、汉风儒韵的人文特色。将一个个既有“颜值”又有“内涵”的美丽乡村串联起来,开展“一村一韵”美丽乡村建设,集中打造了刘连仁纪念馆所在村草泊村、剪纸第一村河南村、民法典主题公园所在村林家庙子村,以及东丁村、河北村等省级美丽乡村新样板,初步实现了点上精彩、线上美丽、面上洁净、文化内涵凸显的美丽乡村建设新格局。今年以来,河南村获评第三批全省乡村振兴“十百千”工程示范创建村,东丁村获评第三批全省景区化村庄,福盛屯村获评潍坊市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示范集体。(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都镇强 报道)
责任编辑: 李忠运 王菁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