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邑市围子街道以“三色”效应赋能乡村振兴
大众日报记者 都镇强
2021-11-26 15:40:09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今年以来,昌邑市围子街道把农业农村发展摆在优先位置、放在改革攻坚重点领域,锚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目标任务,用好改革“关键”一招,以做优农业发展“特色”、提升乡村家园“颜色”、擦亮组织振兴“底色”的“三色”效应为引领,创新模式、探索路径、实践经验,为全街道乡村振兴赋能添彩。
创新产业融合模式,做优农业发展“特色”。昌邑市围子街道立足特色农业优势资源,创新“1+N+1”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构建起一条完整农业产业链、一批特色县域农产品品牌、一条现代农产品销售渠道的农业发展格局。拉长农业现代化链条。围绕辖区4万多亩大姜种植优势,投资8.5亿元建成丸和生姜产业园、俊毅农业产业园,打造姜糖、姜茶等深加工系列产品,形成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大姜全产业链条。壮大农产品牌化发展。深入实施“一村一品”工程,推行以社区为单位的“组团式”规模发展,培育形成“斜子萝卜”“密埠葡萄”“大章大葱”等一批县域特色农产品品牌。拓宽农货特色化销售。综合采用“线上+线下”“节会+实体”相结合的方式,放大花木城平台载体功能、绿博节的节会效应,通过发展休闲樱桃采摘、探索苗木电商销售等方式,助推特色农产品“走出去”。
探索生态宜居路径,提升乡村家园“颜色”。昌邑市围子街道坚持把生态宜居作为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做好“天蓝”“地净”“水清”三篇文章,不断提升美丽乡村宜居水平。做好“天蓝”文章。紧抓大气污染防治不放松,推动38家铸造企业完成转型升级提升,高质量完成2179户农村清洁取暖工程,创新采用高点瞭望、蓝天卫士预警、常态化巡查等秸秆禁烧新方式,有效改善空气质量。做好“地净”文章。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以14个精品片区、2条精品路线打造为引领,推动127个村庄“四化工程”实施,新植各类苗木1万余株、完成7个村通户道路硬化工程,推动人居环境品质全面提升。做好“水清”文章。深入实施水环境综合整治提升行动,新完成20个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建成城东污水处理厂一期项目,稳步推进农村供水提质工程、明河水业围子段主管网维修改造工程,切实守住一方碧水。
实践党建引领经验,擦亮组织振兴“底色”。昌邑市围子街道突出党建引领作用发挥,重点从人才招引、队伍建设、组织夯实三方面发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强化人才招引。创新实施共建科研平台引才、柔性合作服务引才、创业创新转化引才、专业团队招才的“3+1”招引模式,柔性引进B类高端技术人才7人、C类5人,全职引进双一流博士2人,签约青年人才377人。强化队伍建设。深化村级“三化”融合模式,制定“党建+X”工作方案,推动机关干部、农村党员干部在实施党建+乡村振兴、生态建设、社会治理和重大项目推进“四大行动”中转变工作作风、提升工作能力。强化组织夯实。坚持区域化党建发展思路,扎实开展125个村级党组织标准化提升行动,协助打造非公有制党建联盟生态圈,推动山东浩信集团有限公司党支部被评为山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培育形成2个潍坊市党建工作示范点。(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都镇强 报道)
责任编辑: 李忠运 王菁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