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攻”反战以身戴行的勇士

2021-03-30 09:28:34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非攻”反战以身戴行的勇士

——解读墨子之三

  □ 张庆军
  墨子讲“兼爱”,不仅是超越亲疏、超越贵贱的普遍之爱,而且超越了种族、超越了国别。于是,墨子直接要面对的,就是如何对待战争。
  墨子生活的时代,正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呈现出空前的大震荡、大分化、大变动的局面,争霸战争接连不断,大国争相拓土开疆,掠夺兼并,战争频仍。《春秋》所记载的242年间,就发生了300多次战争,结果灭者30,迁者10,弑君36,亡国52。墨子看到,国与国互相攻伐,家与家互相掠夺,人与人互相残杀,国破家亡,民不聊生,给劳动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墨子认为,人无贵贱,生而平等,“皆天之臣也”,国无大小,“皆天之邑也”。他指出战争乃天下最大的祸害,而人民群众则是最大的受害者。面对残酷的战争,墨子和他的弟子义无反顾地站了出来,勇敢地说“不”。墨子提出了墨家誓死践行的主张——“非攻”。
  “非”者,反对。“攻”者,攻打。“非攻”是特指反对当时的“大则攻小也,强则侮弱也,众则贼寡也”的掠夺性战争。

  清代大学者俞樾在给孙诒让的《墨子间诂》写序时,明确指出:“墨子兼爱,是以尚同,尚同是以非攻。”墨子认为,社会动乱、战争的原因,是不相爱。墨子“尚同”,是主张用贤人行政的国家,来结束无政府状态下人人相贼的局面,以解决人与人之间的不相爱;而国与国之间的不相爱,诸侯野战的问题,则用“非攻”来解决。
  《非攻》分上中下三篇。《非攻上》主要是“义”与“不义”之辩。非常通俗易懂又逻辑严密。从窃人桃李到偷人鸡豚、马牛的不义,到掠夺性最大、最不义的“攻国”;从杀一人杀十人的不义,到杀千人杀万人、残酷性最大最不义的“攻国”,充分论证了“窃钩者诛,窃国者侯”的荒唐与可笑,强烈抨击了侵略战争的非正义性。《非攻中》则摆事实,讲道理,历数了人民生命、财产等因残酷战争遭受的巨大伤害。墨子连用八个“不可胜数”,揭露了战争的残酷性。同时指出,侵略者掠夺成功的寥寥无几,大多数好战者都像智伯一样折戟沉沙,国破家亡。《非攻下》墨子以是否兼爱为准绳,把战争严格区分为“诛”(诛无道)和“攻”(攻无罪),即正义与非正义两类。“兼爱天下之百姓”的战争,如禹攻三苗、商汤伐桀、武王伐纣,是正义战争。反之,大攻小,强凌弱,众暴寡,“兼恶天下之百姓”的战争,是非正义的。非正义的侵略战争“攻”不符合人民利益,为天下“巨害”,要坚决反对和制止。
  从《非攻》行文上看,其在《墨子》书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墨子的“兼爱”等十大主张,每种主张都分上中下三篇。一般学者认为,这是由于墨家分为三派,各记所闻,所以三篇都大同小异。但是,《非攻》三篇恰恰不符合这种认识。从《非攻》上中下三篇可以看出,绝不是墨家三派大同小异的不同记录。我认为,《非攻》三篇应该是墨子在不同场合或不同时期所作的不同侧重的宣讲,合起来才是墨子完整的“非攻”思想,缺一不可,三篇是一个完整的整体。
  之所以说墨子是“非攻”反战的勇士,是因为他和平反战,以身戴行。他不但勇敢地提出“非攻”反战的主张,而且积极地用毕生的精力甚至生命来践行这一主张。墨子一方面奔走呼吁,开展广泛的宣讲、游说活动,宣传、推行“非攻”主张,同时,墨子又开办军事学科,培养军事人才,派弟子到各国做武官,以阻止大国、强国的君王发动战争,并派弟子帮助弱小的国家打防御战。墨子与众弟子多次成功制止了大国侵略小国的不义之战,像《墨子》《吕氏春秋》《韩非子》《战国策》等记载的止楚攻宋、止鲁阳文君攻郑、止齐太公攻鲁等历史事件,皆是“非攻”理论的实践硕果。墨家弟子为践行“非攻”主张,皆“赴汤蹈刃,死不旋踵”。后来,墨家巨子孟胜替阳城君守城,“弟子死之者百八十人”。墨家的衰微,和墨家勇于为弱国、小国守城,精英弟子不断丧失有很大关系。
  墨子知道光讲大道理,暴君们是不会放弃战争的。因而主张“深谋备御”,把侵略者打痛,让发动侵略战争的暴君得不偿失,以积极防御制止大攻小、强凌弱的侵略战争。为了制止战争,墨子及其弟子精心研究守御之法,墨子“惟非攻,是以讲求备御之法”。这些研究防御作战的论述,集中在《备城门》以下十一篇,形成了一个以城池防守为核心的防御理论体系。这也是“墨守成规”这个成语的由来。
  墨家军事理论,既有明确的思想主张——“非攻”;也有战备措施,包括外交斡旋、物质储备、战前动员等;还有军事工程,包括城墙、护城河等军事设施建设;既有严密的军事组织,包括全民皆兵、士兵行伍、防战组织、旗帜、号令等,也有具体的防御战法,包括备突、备梯、备城门、备高临、备水、备穴、备蛾傅等非常完备的守城战法;还有充分利用了墨家科技优势的先进的军事装备,包括连弩之车、藉车、转射机等。农民的农具连挺都被墨家改造成了防守武器,后来成了双节棍。从军事上来说,墨家的军事理论,是防御战也就是阵地战的经典,和《孙子兵法》的运动战理论,并称我国军事理论的“双璧”。
  墨子的“非攻”思想,在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弥足珍贵。从中国历史看,据《中国军事史》统计,从公元前22世纪夏朝建立起,至公元1911年的4000多年间,竟然发生了3786次战争,几乎每年一次!而从先秦到元明时期,发生在山东境内的战争,也有437次!真是触目惊心。墨子的诞生地滕州,更是战争残酷的例证。因为元末明初的战争,使山东大地“白骨遍野,千里无人”,滕州现在大多数人都是山西省洪洞县老槐树下迁徙者的后代,原生者寥寥无几。滕州方言连上厕所的“如厕”,也因为迁徙者被捆绑而变成了“解手”。从世界范围看,如今的世界和战国时期何其相似。看看现在高喊人权的美国所发动或支持的伊拉克战争、利比亚战争、叙利亚战争,世界人民时刻面临着战争的威胁。这也让我们明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伟大。
  文化的传承,其来有自。墨子的“非攻”思想具有非同寻常的历史意义和现代价值。鲁迅先生曾以墨子为主角写成著名的历史小说《非攻》,并称赞,墨子这样的人,是中国的脊梁。(作者系滕州市墨子研究中心副主任)

责任编辑: 杜文景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