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小院不寻常

大众日报记者 张依盟

2021-05-08 11:09:40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东风吹过石湾子,草木蔓发,小桥流水,人家依旧。

莱芜战役指挥所旧址,位于济南市钢城区辛庄镇石湾子村,西靠西山,与寄母山隔河相望。旧址是1917年修建的四合院建筑。占地南北长50米,宽36米。现有瓦房24间,均为石基、砖垛、坯墙、灰瓦,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莱芜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在莱芜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运动战战役。此役历时3天,歼灭国民党军1个“绥靖区”指挥所,2个军部,7个师,共5.6万余人,乘胜解放了博山、淄川等13座县城,使渤海、鲁中、胶东解放区连成一片,打破了国民党军南北夹击的计划,稳定了山东解放区大局,为夺取全国解放积累了宝贵经验。

据记载,此役歼敌速度之快、数量之多创造了解放战争开始以来的最高纪录,被誉为“杰出的歼灭战”和“运动战的光辉范例”,以至于国民党第二绥靖区司令王耀武气急败坏地说:“五万多人,三天就被消灭光,就是放五万头猪,叫共产党抓,三天也抓不完。”

如今,旧址进行了陈列布展,展室用丰富的史料再现了莱芜战役:1947年1月,蒋介石集中国民党精锐部队31万余人,分南北两线大举进攻山东解放区。其参谋总长陈诚亲抵徐州指挥,并声称:“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真是来势逼人。南线欧震集团以8个整编师北犯临沂,北线李仙洲集团3个军由胶济线南下莱芜、新泰策应,企图同华东解放军决战于沂蒙山区。

华东野战军决定避开南线对方主力之锋芒,主动放弃临沂,将主力7个纵队星夜隐蔽北进,以求歼灭北线之敌;同时以两个纵队伪装主力,在临沂附近阻击南线之敌,造成与敌决战和渡运河西进的假象。于是,受骗之敌一面集中大部兵力,谨慎地向临沂推进;一面督令北线的军队迅速南下,深入鲁中。而华东野战军主力利用在解放区内作战的有利条件,冒严寒,踏山路,夜行晓宿到达莱芜周围地区,形成战役合围态势。

指挥所缘何选在石湾子村的小院?1947年时的石湾子村,通村只有一条乡间小道,但50多米宽的干涸的沙河既可徒步行军,亦可驱车而行。指挥所入住的小院四面环山,比较隐蔽,飞机飞得高不易发现小院,飞得太低则触到山崖,一旦发现也难以俯冲投弹。院西墙外的山坡上有株古槐,枝繁叶茂。攀上此树可俯瞰小院乃至全村周围的一切,是站岗放哨的理想场所。

小院有瓦房15间,其中北屋5间,西屋、南屋、东屋各3间,东南大门1间,院内有一盘石磨。小院被征用为指挥所后,大北屋为“指挥室”,西小北屋是休息室,西屋是“作战室”,南屋是“战勤室”,东屋原先是伙房,后建设为陈毅生平展室。当时条件简陋,指挥员经常在石磨旁开会,研究作战形势。

1947年2月20日至23日,华东野战军将南下之敌全部包围歼灭于莱芜地区。这一战役共歼敌7个师,俘敌第二绥靖区副司令李仙洲,收复县城13座,使鲁中、渤海、胶东3个解放区连成一片。莱芜战役的胜利,是毛泽东军事思想、人民战争思想的一个成功范例,归结为毛泽东主席统帅部署有方,华东野战军集体领导得力,军民同仇敌忾,奋勇杀敌。

此战役的背后,还隐藏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史实。莱芜战役中,当李仙洲集团由莱芜开始北逃时,同中国共产党有联系的国民党军第46军军长韩练成,在陈毅委派的敌军工作干部劝告下,临阵放弃指挥,造成李仙洲集团内部混乱,对莱芜战役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淄博莱芜战血红,我军又猎泰山东。百千万众擒群虎,七十二崮志伟功。鲁中霁雪明飞帜,渤海洪波唱大风。堪笑顽酋成面缚,叩头请罪詈元凶。”时光流转,红色的记忆没有褪色。重温峥嵘岁月,继续走好前行的路。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依盟 报道)

责任编辑: 吕晗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