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随心走,墨与情谐,著名作家赵德发为吴小蒿哭过几次

2021-06-17 10:37:55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2018年初,《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约我写一部反映新时代的长篇小说,我用一年时间写出了30万字的《经山海》。我把这部小说的故事发生地放在鲁东南山海相依的楷坡镇,让一个叫吴小蒿的年轻女干部与同事一起推动这里的乡村振兴进程。作品发表、出版后受到好评,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并被改编拍摄成电视剧《经山历海》,入列“庆祝建党100周年优秀电视剧展播”,今年春天在央视一套播出。

回顾《经山海》的创作过程,我主要在三个方面下了功夫。

以历史眼光写当下

写现实题材,容易就事写事,出现简单化、浅表化的问题。我写《经山海》时注意运用历史眼光,努力增加作品的思想文化内涵。采访中,我自觉地把新时代放在人类史、地球史的大背景下考量,把扶贫攻坚、乡村振兴这些大事用历史眼光观照。我曾去沂蒙山区,站在几亿年前的海底沉积物——崮顶上俯瞰山下的农村新貌;我曾从日照一个古老渔村出发,坐船出海参观新建起的“海洋牧场”。因此,我在动笔写时,历史感一直氤氲在心间。

我的历史眼光,多是通过主人公吴小蒿来体现的。她毕业于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并在隅城区政协编了十年文史资料,习惯于用历史眼光打量所经历的一切。她到楷坡镇担任副镇长,发现了这里的多项文化遗存,做了许多很有价值的事情,包括为打击乐“斤求两”申遗、举办渔民祭海节、请专家发掘龙山文化遗址、从曲阜孔林引进楷树等。我让她在一个秋夜,与她的老师、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方教授以及一位美国考古学家在龙山文化遗址上进行了一次长谈,谈历史观,谈世界的现在与未来。小说后半部,吴小蒿引进了全智能大型深海养殖网箱“深海一号”,在乘船离岸时看着城乡新貌在心里说:“从挂心橛,到灯塔,再到目标塔,串联了家、国、世界。这是时代的缩影,是历史的定格。我吴小蒿,虽然只是挂心橛下的一个小小镇长,但也经山历海,成为这个伟大时代的建设者之一,幸甚至哉!”

在小说的结构设计上,也体现了历史眼光。每一章的前面都有一段“历史上的今天”,包含古今中外在某一天发生的大事,接着又有“小蒿记”“点点记”,是吴小蒿和她的女儿点点记录的个人大事。把个人史与人类史放在一起,产生沧桑感与纵深感。

用心用情塑造人物

为了塑造好吴小蒿这位时代新人,我倾注了心血与情感。我出生于鲁东南农村,年轻时在乡镇和县委工作多年,对乡镇干部群体比较了解。写这部作品之前,又采访了一些乡镇女干部。充分酝酿,精心塑造,让吴小蒿跃然纸上。

首先是浓墨重彩写好她的成长过程。她出身农家,父亲重男轻女,因为生了五个女儿却没有儿子,对女孩子十分轻蔑,视为蒿草。吴小蒿小时候很自卑,却憋了一口气,要长成一棵树给他爹看看,终于大学毕业后到隅城成为一名机关干部。但婚姻很不幸,丈夫是个“官二代”“渣男”,让她吃尽苦头。她不甘心平庸一生,当区委招考科级干部时,毅然报考,下乡任职。刚到那里时因为从政经验不足,闹出一些笑话,并服从了镇领导的错误决策。但她不懂就学,敢于担当,不畏艰险,终于经山历海,成为一名优秀的女镇长,从一棵蒿草长成了一棵大树。

其次是多角度刻画她的个性。我让她先以一个小女子、弱女子的形象出现于读者面前。她性格中有要强的一面,但在上大学之前因为父亲拿不出学费,委身于“渣男”同学,造成了婚姻悲剧。参加工作后,她结交了一批城市女性,沾染了一些“小资”气味。到了楷坡镇,她奔波于山村和渔村,灰头土脸。有一次她发现地边长着一片蒿子,遂弯下腰感慨,我本来就是田野里的一棵蒿草,今天算是回归本色吧。吴小蒿这时的回归本色,是与群众打成一片,迅速成长。她内心越来越强大,面对挫折与困难百折不挠;她不惧黑恶势力的嚣张,与其斗智斗勇。另一方面,我让她依然保持女人“柔”的一面,受尽丈夫折磨,却为了孩子一忍再忍。她也渴望爱情,忘不了上大学时倾心的男同学刘经济,二人终于在楷坡相见时,刘经济对她态度冷淡,这让她十分痛苦。直到小说最后,她才鼓起勇气离婚。

在《经山海》的写作过程中,我甚至为吴小蒿哭过几次。对她倾注的这份感情,让写法也有改变:虽然还是用第三人称、全知视角,但一直聚焦于她,“一镜到底”。我认为,笔随心走,墨与情谐,这是创作出好作品的一个重要法门。

虽然一直聚焦于主人公,但我没有忽视对其他人物的刻画。乡镇干部是乡村振兴战略举措的主要施行者,是处于我们国家最基层的行政人员,工作量非常大,十分辛苦。他们中的大多数都能牢记使命,在乡村建设中作出奉献,也有个别人经不起种种诱惑,违纪违法。我在《经山海》中,想塑造一个乡镇干部群体,写好每一个人物,楷坡镇的两任书记周斌和房宗岳、镇长贺成收、文化站长郭默、管理区书记张尊良等,都各具特点。有的乡镇干部看了作品对我说,你写得很真实,接地气,写出了我们的苦衷,道出了我们的心声。

精心描绘逼真画境

创作长篇小说,要注重环境描写。我写《经山海》,有意识地写了一个海滨乡镇,有山有海,半农半渔,这样能够更全面地反映乡村振兴情况。这个楷坡,过去以楷树多而得名,但吴小蒿去后发现“楷坡无楷”,树早被砍伐光了。她下决心要让楷坡名副其实,就去曲阜孔林寻到树种,回来育成一片楷园,这也寓意了文化传统的接续。我精心描画山景海色,譬如“香山遗美”石刻的石屋村,被出海渔民当作标记的小山“挂心橛”,蓼河岸边的丹墟遗址等,尽力使这些环境引人入胜。

对社会环境的描写更为重要。我这部作品,主要表现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楷坡镇发生的种种变化,譬如刹“吃喝送礼风”,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实行“阳光低保”,落实城乡环卫一体化,派驻第一书记,等等。通过一件件具体的事情,让乡村振兴进程细致入微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在《经山海》中,我还写到了网红直播、无人机、网游、虚拟歌手洛天依、去南极旅游,等等。我认为,为历史记录细节,是小说家的一项职责。

(作者赵德发系山东省作协原副主席,著名作家)

责任编辑: 吕晗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