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时代·观看——山东美术馆馆藏山水画研究展(1951-2022)青州站”开展
大众日报记者 吕晗
2023-09-29 16:42:57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9月26日,“山水·时代·观看——山东美术馆馆藏山水画研究展(1951-2022)青州站”在青州美术馆开展。本次展览项目入选文化和旅游部2023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活动目录,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山水画发展史视角切入,围绕“推进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方针策划推出,展现艺术家们观看山水的不同方式,带领观众感受山水百态之美。
本次展览共展出山东美术馆馆藏作品30余件,以年代、主题、风格、视角为基本分类原则,分为“山水·书斋”“山水·社会”“山水·世界”三大版块。分别表现传统文人理想的“旧”山水画;反应革命、建设现实的“新”山水画;百家和鸣、多元共生的现代山水画。展览通过线性展示,呈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山水画沿革的三种形态,这三种形态是艺术家基于新中国不同时期的时代背景、社会观念进行视角调换、艺术表现的自然结果,既包含着艺术家们不同的观看山水的方式,也带给了观察者们不同的观看山水画的体验。
纵观展览,展览作品创作时间跨度七十余年,作者多为山东籍山水画家,亦有部分国内山水名家。其中,既有陈维信的《观瀑图》、黑伯龙的《柳溪钓艇图》、弭菊田的《短筇不觉行来远》、郭味蕖的《仿汤雨生溪桥策杖》等典型“旧”山水;也有岳祥书的《跋山水库一角》、张彦青的《沂河红遍》等典型“新”山水;亦有创作于1982年以后钱松喦的《海岳长春》、周永家的《渤海人家》、丁宁原的《李清照故居》、刘明波的《经纬1921》等各美其美的现代山水。
“山水·时代·观看——山东美术馆馆藏山水画研究展(1951-2022)”藉由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山水画的形态变迁研究,进一步梳理与推出山东美术馆馆藏精品,以期启迪艺术家深入思考社会进程与艺术创作的辩证关系,推动山东乃至更广地域山水画创作的继承、转化、创新。
“山水·时代·观看——山东美术馆馆藏山水画研究展(1951-2022)青州站”将持续至10月5日。展览还将巡展至日照、枣庄等地,展示优秀文化研究成果,进一步推动山东美术馆馆藏精品公之于众、惠及于民。(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吕晗 报道)
责任编辑: 吕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