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江文化视角,学者汪军谈齐鲁印象

大众日报记者 朱子钰

2023-11-15 17:17:57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1937年10月,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国立山东大学从青岛南迁安庆,在省立安徽大学西侧菱湖公园集聚,开始了漫漫征程。近日,著名文化学者、皖江文化研究会会长汪军一行来山东考察国立山东大学旧址,与山东大学文学院文艺美学研究中心交流,从皖江文化视角谈齐鲁印象。

“就历史街区风貌的完整性而言,明清风味城市看苏州,近代开埠口岸看青岛。”汪军对青岛市南区一带印象深刻,作为国内最早倡导Citywalk的文化人之一,从龙江路、黄县路到大学路、鱼山路,从天后宫到栈桥,汪军几乎把青岛老城走了个遍。

“青岛口天后宫到栈桥一带,青岛城市的源头。明清时期青岛口尚是渔村,属莱州府胶州即墨县管辖。光绪三十年(1904)山东巡抚周馥上奏,改胶州为直隶州。随着青岛、烟台开埠口岸的崛起,旧有行政中心也发生变化,如今莱州、胶州均为县级市,烟台、青岛代管。”汪军特别强调来自皖江的山东巡抚周馥家族所起的历史作用。在安庆加入淮军的八卦门测字先生周馥,曾到访青岛,结束了山东巡抚与胶澳总督互不往来的历史,其孙周叔伽是著名佛学家,倡办湛山寺。

清代至民国,江城安庆是安徽省会,淮系集团崛起后,安庆在青岛留下诸多痕迹。青岛市南区有安庆路,街道很长,在传统商业中心大鲍岛,还有安庆里。里院是青岛独特的建筑文化,兼具商业和住宅功能。从四方路三江会馆到芝罘路六号安庆里,汇聚两江(江南和江西,江南包括江苏、安徽)和浙江商旅,淮系崛起后,周馥任山东巡抚,尤以安徽势力最大,当时的省垣安庆痕迹很浓。

从国立青岛大学到国立山东大学,校长杨振声、赵太侔都是新文学人士,文学名人故居是青岛Citywalk最大亮点。汪军介绍,当年国立青岛大学“酒中八仙”唯一女史、梁实秋仰慕的方令孺,就生于安庆小南门方家大院,九岁时随父亲方守敦迁桐城勺园。被郁达夫赞誉“邓家姊妹似神仙,一爱楼居一爱癫”的邓仲纯之女邓绎生、邓宛生,是邓稼先堂姐,家住黄县路4号。从杨振声到曹禺,“爱楼居”的邓绎生情路坎坷。“爱癫”的邓宛生仍健在,已逾百岁,居香港,其表哥葛康愈之孙葛亮,也常来看望她。

“青岛市南区黄县路4号一带,就在信号山总督官邸下,当年邓仲纯、方愫悌夫妇及女儿邓绎生、邓宛生一家在此居住,邓仲纯(邓初)是民国安徽首任教育司司长邓绳侯二子,清代皖派碑学开派宗师邓石如五世孙,美学家邓以蛰是其胞弟,两弹元勋邓稼先是其侄子。方愫悌出生在安庆小南门方家大院,父亲方守彝是同光体皖派领袖,在国立青岛大学任教、梁实秋仰慕的方令孺教授,以及美学家宗白华,都在这里出生。邓绎生后改名方瑞,嫁剧作家曹禺,生女万方,万方近作《你和我》,就是为爸妈写的一本书。”汪军说,百年家族,时代风云,澎湃在大江之畔,黄海之滨。

在济南,汪军与青年学者、山东大学文学院文艺美学研究中心陈硕博士交流皖派碑学开派宗师邓石如相关研究。在济南南新街63号,汪军提到:“从南边文化西街进去,出来后从文化西街走到泺源大街,进入上新街,转到南新街,又走到文化西街。这是一片近代人文积淀深厚的历史街区。”他介绍,北洋时期,南新街63号主人,是山东高等审判厅厅长张志(易吾),民国十四年(1925)十二月五日,被山东军务督办张宗昌劫杀。之前张志曾在安庆任职安徽高等审判厅厅长五年,其被杀后,安庆举城悲哀,省司法界在西门外地藏庵为张志举行隆重的追悼会,由安徽高等审判厅厅长袁凤曦主持。昔日安庆同光体皖派诗友李范之、陈慎登在报刊撰写墓志铭,还刊发了已经过世的方守彝当年的送别之作,他们是一群秉承士大夫精神的志同道合的群体。张志众多好友,包括山东盐法使夏莲居,纷纷为张志发声,谴责军阀张宗昌、宁愿弃官选择流亡。

“张志在安庆期间,是西门外地藏庵常客,其调任济南任山东高等审判厅厅长,促成净宗大德夏莲居、梅光羲、龚伯衡、黄念祖等赴安庆受皈戒于地藏庵慧明法师,复兴净土宗,此为民国佛门一重要事件。”如今张志故居已经“焕新”,汪军感受深刻。据了解,张志故居由正房、大门、影壁及院墙组成,现院落南北长27米,东西宽27米,占地面积729平方米,现保存有正房及影壁,2013年12月20日被济南市政府公布为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经过两期修缮工程,已于去年八月完工,即将对外开放。(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朱子钰 报道)

责任编辑: 吕晗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