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当代诗词研究中心揭牌仪式暨蒿峰诗词创作研讨会举行

2021-10-18 13:20:07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10月16日上午,由山东诗词学会、山东省作家协会文学理论批评委员会和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的“中华当代诗词研究中心揭牌仪式暨蒿峰诗词创作研讨会”在山东师范大学千佛山校区文化楼四层会议厅举行。

活动分为揭牌仪式和研讨会两部分。揭牌仪式由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孙书文教授主持。

  

山东师范大学副校长万光侠教授致欢迎辞,他介绍了学校和文学院的发展情况,对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欢迎与感谢。他指出,中华当代诗词研究中心是山东省首家高校当代传统诗词研究机构,其成立将有利于推动山东乃至全国诗词文化事业的发展;希望文学院以此为契机,把立德树人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推进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传承和创新发展。

  

山东诗词学会会长、山东省原副省长赵润田介绍了计划合作开展的三方面主要工作:第一,结集出版大型文献丛书《山东诗藏》;第二,创办《当代诗词研究丛刊》;第三,编辑出版当代诗词集、诗词选,组织不同形式的诗词研讨会。他强调研究中心的成立及相关工作的开展,将推动山东诗词事业的发展上一个新台阶。

  

山东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姬德君在致辞中指出,中华当代诗词研究的成立对中华当代学术创造开拓新境界,对山东当代诗词创造开创新局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希望不断总结梳理中华当代诗词创作的风格特点,分析研究中华当代诗词创作的优长和短板,探求有益于中华当代诗词创作繁荣发展的具体措施,使之成为连接诗词人才的重要纽带、繁荣诗词创造的重要平台、引领诗词评论的重要窗口、推动诗词研究的重要阵地。

  

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林峰在致辞中指出,研究中心的诞生标志着山东省诗词研究迎来又一个新开端,将为山东的诗词创作起到理论上的指导和方向上的引领,可以弥补诗词学会理论研究的不足,实现“双轮驱动,两翼齐飞”。山东诗词学会和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的强强联手,将在推动传统诗词走进大学校园上发挥重要作用。

  

中央文史研究馆中华诗词研究院副院长杨志新在致辞中指出,当代诗词创作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诗人和作品。加强对当代优秀诗人诗作的批评、鉴赏,也是诗词界学术界需要持续开展的一项工作。当代诗词研究中心的成立对于全国诗词界学术界协同作战、共同推进中华诗词事业的接续传承和弘扬发展,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山东诗词学会会长、山东省原副省长赵润田与山东师范大学副校长万光侠为“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华当代诗词研究中心”揭牌。

第二阶段,“蒿峰诗词创作研讨会”由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杨守森主持。

  

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林峰认为,蒿峰的诗具有深邃的历史的眼光和哲人的思想,他可以不经意间在一些小事物的表达上,融入自己对人生、社会的关照和体验,通过生活中的小事表达他的民族情感,以深入浅出、小中见大的表现手法让我们产生同感,给我们一种直抵心灵、令人会心一笑的阅读体验。

  

中华诗词学会顾问、南京师范大学钟振振教授说,蒿峰的诗词创作的鲜明特点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题材非常广泛,可以体现上下五千年、纵横九万里,二是体裁和数量丰富,诗词艺术性很强。

  

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中华诗词研究院学术部副主任莫真宝认为,蒿峰诗词创作继承了中国诗词现实关怀、史学意识和情感抒发三个传统;具体展现为关心民生的底层情结,宏观剖析、中观审视、微观细查的历史关怀与诗史思结合的整体性。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李衍柱教授认为,蒿峰诗词创作体现出三个特点:一是关心民生疾苦,强烈的人本性;二是体察时代脉搏,强烈的时代性、现实性;三是强烈的审美性和感染性。并对蒿峰诗词创作提出了进一步加强情理融合性、思想深刻性的建议。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宋遂良教授批评了当前诗词创作同质化、平庸化的现象,认为我们的诗词创作和评论应该坚持诗歌的诗性、文学性、审美性。蒿峰诗词有坚持当代、坚持审美、坚持诗性和文学性的特点,在这个意义上,蒿峰称得上是一位睿智的、清醒的、有探索精神的诗人。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吕家乡教授指出,蒿峰诗词美学追求用新意境、新语言,表现当代人的生活和思想感情,是新意与诗美的结合,读起来新鲜。他还结合蒿峰诗词具体分析,提出了诗词创作格律与情意抒发的矛盾问题,并对蒿峰创作提出了跳出古典意象笼罩的建议。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袁忠岳教授重点讨论了蒿峰“古风”诗歌的创作。他指出,诗人的现实责任感、对民众的感情在蒿峰“古风”诗中体现最鲜明。“古风”体裁相对自由,不拘格律,同时具有关注现实、为民立言的文体传统,这些都鲜明地反映在蒿峰古风诗作之中。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李伯齐教授讨论了蒿峰诗词与新诗发展关系,他指出我们研究中国古代诗歌发展、艺术规律,就是要为新诗的发展提供借鉴。所以,诗歌研究应走出象牙塔,探索新诗发展的道路。我们的新诗应该在中国古代诗歌的传统上生长出来,在中国诗歌艺术沃土中生长出来。蒿峰旧体诗的创作,为新诗创作提供了一种思路。

  

山东大学文学院耿建华教授认为,诗人创作,离不开历史经历和文化背景。当前旧体诗创作,有很多不如意的地方。蒿峰诗不同之处,就在于既具有历史的厚重又具有诗歌的美感。其中反映民生疾苦的篇章最打动人,表现出“哀民生之多艰”的情怀和“大庇天下寒士”的理想。他结合对蒿峰诗词创作历程的分析,同样提出了诗词创作格律规范与情感书写真挚性的关系问题。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王化学教授说,蒿峰诗词具有跨越时空的开阔视野、诗与史交融、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融合的特点。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石玲教授提出,诗是我们存在的重要内容,很多诗是有哲学意味的,是我们灵魂的栖息地。蒿峰诗词创作时空跨度大,视野开阔,现实针对性强,有情怀,有视野,有成就,是值得关注的诗词现象。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杨存昌教授认为,蒿峰诗展现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家事国事天下事,都在蒿峰笔下留下印迹,体现出中华民族深厚的人文精神传统。此外,值得重视的是,蒿峰其人,不仅是伟大的诗人、爱民的官员,更主要的是一个做到了优雅地生活的人。

  

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中华诗词研究院副院长杨志新做总结发言。他指出,用文艺批评的方式召开这样一次当代诗人的创作座谈会,有多方面的价值与功用。会议启示我们,可以把一些朴素的东西变成自觉的,把零散的变成整体的,把鉴赏的变成美学的,把现实变成历史的,把个人的变成时代的,还能从鉴赏到批评再到提升。座谈会对蒿峰的诗歌创作提出了客观的评价与中肯的建议,蒿峰作为官员,从事诗歌创作,有三方面的意义:第一,为我们优雅的文化续命;第二,为民生的疾苦呼喊;第三,为我们生活的时代存史,为我们的祖国、家乡、山河立传。

  

山东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山东省人民政府原秘书长蒿峰最后发言。他对本次研讨会的召开与专家的批评建议表示衷心感谢。他表示,由于是学习历史出身,自己擅于用历史发展的眼光看世界,自己的诗歌创作是对国家改革开放四十年艰苦探索并走向胜利的反映与记录。各位专家从思想性、文学性、艺术性上来提出的建议,对自己是很大的启发。

责任编辑: 刘君     签审: 于国鹏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