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搭台 新农人唱戏 济宁经开区积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大众日报记者 吕光社

2023-09-28 18:12:04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人才振兴是关键。为更好解决“谁来种地”“怎样种好地”的问题,济宁经开区在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方面不断发力,一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先后涌现,引领了当地的现代农业发展,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注入了新鲜血液。

经开区紫薇小镇项目是以美丽乡村为重点,集科技示范、休闲观光、产业融合、文化展示、主题民宿等于一体的特色旅游小镇,是经开区重点打造的乡村旅游项目,辐射马集镇下花林、沈庄等六个村庄,带动周边村民充分就业,被纳入“2019年山东省乡村振兴重大项目库第一批入库项目”。前不久,紫薇文化旅游节在小镇盛大开幕,为紫薇小镇乡村旅游示范区的建设注入了强大动力。

“为支持我们新农人的发展,经开区在金融保险服务、用地用电保障、智力支撑、学习培训等方面给我们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让我们更有能力带领父老乡亲共同致富。”孟祥龙是一名农民农艺师,也是紫薇小镇的项目经理,他表示,通过区里牵线搭桥,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南京理工大学等单位8名专家成立“济宁紫薇小镇智慧农业考察专家组”,对紫薇小镇高效智慧农业项目出谋划策,济宁市农业农村局、经开区管委会等各级领导也到项目现场指导调研20余次,为项目的发展提出了很多可行性方案。同时,为加强新农人培养,提供了市“乡村振兴合伙人创业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高素质农民培育专题培训等进修机会。

在经开区,像孟祥龙这样的“土专家”“农秀才”还有很多,赵威是马集镇河东区万亩庄园项目职业农民,他的项目需要建设粮食收容基地和大型烘干塔,正苦于没有找到合适的地块,缺少部分资金,项目一度进展缓慢,区调研组在对全区职业农民开展走访活动时得知此事,立即和有关部门及负责人牵线搭桥,真正地解决了燃眉之急。

目前,济宁经开区现有职业农民12名,他们的技术经验大都来自田间地头,非常管用实用,每年带动项目村及周边5000余名村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1500余万元。为帮助新农人施展才华,在各自领域发光发热,区直各部门形成合力,配套实施高标准农田等基础项目建设,全面落实乡村振兴项目相关支持政策,对职业农民享受创业贷款、农业补贴、配套项目建设、技能培训、用地用电等政策情况,项目推进中存在的堵点难点问题进行摸底调查,分析原因、明确措施、销号解决,切实将职业农民政策落实工作做实做细做好,让这些新农人们可以无后顾之忧地大展拳脚尽情“逐梦”。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吕光社 通讯员 李守兵 唐首政 报道)

责任编辑: 吕光社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