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舞队设妇联,“舞前微课堂”成妇女群众“充电站”
大众日报记者 王浩奇
2023-11-24 14:31:22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广场舞队伍里还有妇联组织?不错,济宁市金乡县在农村、社区组建58个广场舞队妇联,建立28个“妇女微家”和18个执委工作站,通过“舞前微课堂”这一宣讲阵地,提升妇女群众能力素养,抓住“讲什么”“怎么讲”“谁来讲”三个关键问题,把“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宣讲内容送到寻常百姓家。
“陪伴是最好的家庭教育,孩子有什么事愿意和咱说,情绪低落了、心情不好了,有个说话发泄的对象,心理才不会出问题……”11月22日,在金乡县马庙镇贺堂村“舞前微课堂”上,广场舞队妇联主席孟凡美围绕“心理健康与家庭教育”,用身边的故事给妇女姐妹们上了精彩的一课。
“妇女姐妹想听什么,我们就讲什么,与时俱进更新内容,把‘高大上’的理论知识转化为‘接地气’的群众话,既让大家爱听、爱学,又务实管用。”金乡县妇联主席王晓梅介绍。围绕“讲什么”,金乡县妇联让妇女群众参与“自主命题”,通过在妇联执委中开展“三亮三比三提升”活动,号召执委以板凳会、上门走访等形式,摸清妇女群众对宣讲内容的需求,按需增加心理健康、电商直播、妇女创业等宣讲课程。
前不久,王丕街道中泰新村妇联主席陈春秀了解到,村里的妇女群众在农闲时期想找点零活但没有渠道,并将这一情况反映到街道妇联。街道妇联通过“金职汇”务工平台、对接劳务市场,实时汇总务工信息,帮助大家找到了合适的工作。此后,广场舞开始前十分钟发布务工咨询,成为王丕街道舞前微课堂宣讲的一大亮点。
金乡县妇联设置“舞前微课堂”精品课程库,印制《金乡县“舞前微课堂”课程汇编》,将党的理论知识、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美丽庭院建设、家庭家教家风、创业就业政策、普法维权、移风易俗等9大类46项纳入宣讲内容。
“我们开发了‘云上鱼山 指尖课堂’舞前微课堂线上程序,姐妹们扫一扫二维码就可以边跳舞边学习。”鱼山街道妇联主席张培培介绍,街道妇女群众多从事大蒜加工,没有时间聚在一起跳舞,针对这一情况,街道妇联创新“宣讲+视频”、“宣讲+音频”的形式,把宣讲内容融入到舞蹈视频、动感音乐中,让妇女群众回到家可以边跳边学,既锻炼身体又“涨知识”。
如何用群众的视角和方式,让大家听得进、记得住?金乡县妇联聚焦宣讲品牌创建和宣讲形式创新,制定印发《金乡县“舞前微课堂”提质增效实施方案》,形成“一镇一品牌、一村一特色”的宣讲局面。比如,羊山镇打造“红动羊山”舞前微课堂宣讲品牌,组织全镇22个广场舞队领队“一月一主题”进羊山军事旅游度假区开展红色教育;胡集大义和谐家园社区把普法维权、家风小故事、家庭安全教育等内容,编成三句半,让群众听得进、喜欢听。
做好“舞前微课堂”宣讲,关键在人才和队伍。金乡县妇联以宣讲人才建设为引领,打造1个“舞前微课堂”宣讲团,组建“红•巾帼”“创•巾帼”“融•巾帼”“暖•巾帼”“乐•巾帼”“家•巾帼”6支宣讲导师队。将干部政德教育中心讲师、创业人才、调解专家、优秀志愿者、法律工作者、家庭教育专家等各类人才,纳入6支宣讲导师队伍,在田间地头、农家小院、生产一线现场授课,既教知识又教方法,为全县318支广场舞队培育“舞前微课堂”宣讲员1200余名。
同时,当地妇联采取积分管理的办法,每季度评选优秀宣讲员,将“舞前微课堂”纳入镇街“信用+”积分奖励内容,通过评先树优、精神激励、物质奖励、情感关爱等多种方式,引领广场舞妇女群体崇德向善、积极作为。(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浩奇 通讯员 高琪 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