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讲坛|《青春之歌》:一部永恒的红色经典

2021-10-18 06:33:00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青春之歌》初版于作家出版社1958年1月,一年内连出四版,之后被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等数十家出版社不断再版,总发行量近两千万册,先后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歌舞剧、话剧、连环画、地方戏曲等多种艺术形式,广为流传。小说以生动优美的笔触,描写了一位知识女性在党的引领下艰难曲折而又坚韧顽强的成长历程。作者将宏大的时代政治诉求和自传性的个人抒怀相结合,将广阔的社会现实场景和个体化的情感体验统一于理想主义的叙述语境中,实现了社会性与个体性、现实性与浪漫性的双重融合。2019年,《青春之歌》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李掖平,全国政协委员,山东师范大学文学与影视艺术博士学科、戏剧与影视学一级硕士学科带头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山东省作协原副主席,中国第八届、第九届、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评委,第六届、第七届鲁迅文学奖评委。出版《中国现代作家新论》《新时期文学综论》《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专题研究》《当代大众文化研究》等学术专著8部,主编文学研究丛书7部,在《求是》《文史哲》《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当代作家评论》《小说评论》等期刊发表论文500余篇。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和影视艺术。

近日,李掖平做客由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山东省图书馆尼山书院承办的“共和国的红色丰碑——红色经典公开课”,通过对《青春之歌》这部红色经典的再次解读,致敬革命历史时期青年知识分子的青春芳华。

红色文学经典的多重价值

按照汉语词典“常念为经,常数为典”的概念界定,红色文学经典是经过大浪淘沙的历史积淀和千锤百炼的时光筛选,留存下来的最完美、最有价值,最具代表性、典范性、权威性的,流贯着红色精神和红色基因的作品。红色文学经典具有超越国度和种族的精神感召力与穿越时空的思想引领力,总能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绽放新光彩、释放新能量,值得我们反复阅读甚至永远传颂。

红色文学经典以一种精神方式参与了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历史构成,以宏伟的史诗格局和磅礴的精神气势,多角度、全方位地描绘和再现了在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抗敌御侮、建立人民民主政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革命进程,钩沉出中华民族在困厄中破旧立新、求变图强、不断创新的历史发展逻辑。红色文学经典紧扣中国文化中英雄崇拜的传统母题,书写和弘扬了中华儿女于战乱中、在饥寒交迫里,抗击强暴、抵御外侮、承担国难、以身殉义之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精神,阐释了生命个体与国家、与人民、与时代之间的意义联系,写照着浩然大气的历史精神。

红色文学经典以对中华民族特有的思想情感和审美方式的基本遵循,对优秀文学传统和民间文化精髓的继承与创新,对多种创作方法和艺术形式的融会贯通,以及在现代汉语言文字运用方面的丰富,堪称新中国文坛高标独立的小说范本,甚至已经成为那个时代的文学符号,为中国当代文学史提供了宝贵的艺术经验。红色文学经典一经出版,不仅在出版界引发了再版热潮,更在文艺界引发了多种艺术形式的广泛传播,如画册、剧目和戏曲的改编热潮;不仅受到了国内外读者的喜爱和追捧,同时还获得了国外学界和舆论传播界的高度关注,彰显出穿越时空、与时俱进的强大生命力。

出版后成为畅销书

早在参加冀中地区抗日工作时,作者杨沫就有了把身边战友们的英勇事迹书写出来的创作冲动。新中国成立后,她先列出写作大纲,于1951年9月初正式动笔,到1955年4月底创作完成书稿,历时3年7个月。其间重写和修改多达六七次。小说最初书名是《千锤百炼》,后改名为《烧不尽的野火》。1955年,杨沫将书稿交给了中国青年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拿到初稿后举棋不定,在社内“要尽量出版描写工人、农民、解放军战士的作品”的出版思想影响下,小说被搁置起来。杨沫只好请作家秦兆阳将书稿转给作家出版社,同时进行修改,定稿40万字,书名更改为《青春之歌》。1958年1月,《青春之歌》由作家出版社初版,接着多家出版社相继出版。《青春之歌》一经推出就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反响,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第一版很快售罄。除了作家出版社连续加印外,人民文学出版社、香港三联书店等也不断推出各种版本。及至6月份,《青春之歌》印发了39万册,至9月份更是激增至94万册,堪称风靡全国的畅销书。

伴随着赞美和掌声而来的当然也有批评。北京电子管厂工人郭开在《中国青年》1959年第2期撰文《略谈对林道静的描写中的缺点》,批评《青春之歌》“充满小资产阶级情调”“没有描写知识分子和工农结合”“没有认真地实际地描写知识分子改造的过程”。由此掀起了一场全国性的大讨论。《中国青年》和《文艺报》开辟专栏让读者自由讨论。茅盾、何其芳、马铁丁等作家加入争论,反对粗暴武断否定《青春之歌》的做法。但在争论的压力下,杨沫还是针对批评意见对小说进行了修改。修改稿由人民文学出版社于1960年3月出版。再版本共修改二百六十多处,增加了八章农村生活和三章学生运动的内容,共计近八万字。再版本在拓展女主人公林道静的革命斗争经历时,强化其由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向无产阶级先锋战士转变时的思想升华,这显然是在契合当时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诉求。但由于作者对自身不太熟悉的革命运动场景强行扩写,将政治话语生硬植入,对次要人物尤其是反面人物进行了模式化、扁平化处理,加上对主人公爱情心理的刻意规避,反而成了艺术上的一些破绽。

新时期以降,全国几乎所有名声较大的出版社都出版过《青春之歌》,如中国青年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北京出版社、花山文艺出版社、北岳文艺出版社、时代文艺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各种版本版次数不胜数,表征出这部经典的红色小说,正不断迎接着当今越来越多的读者,同时也将与不同时代语境下的阅读批评相遇。《青春之歌》的海外译介主要由国家机构主导推广:如1960年《中国文学》英文版第3-6期译载了《青春之歌》;1964年外文出版社初版英文版《青春之歌》,之后多次再版;1984年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推出了简写的中英文对照版《青春之歌》;另外还有多家出版社相继译介推出日文版、法文版、德文版、朝鲜文版等。

《青春之歌》其他艺术形式的出版与传播亦如火如荼。1959年,北京电影制片厂将其改编成同名电影搬上银幕,在当年《北京日报》等单位组织的影片评选活动中,被评选为观众最喜爱的影片之一。1995年,影片获得中国电影“世纪奖”,被评为中国电影90周年十大优秀影片之一,赢得了一代又一代观众的喜爱。《青春之歌》在1999年和2007年先后被改编成22集和25集的同名电视剧。由于时代环境的变迁,这两部电视剧虽未引起像1959年电影那样的轰动,但也受到了许多观众的喜爱与好评。借着1959年电影《青春之歌》热映所掀起的巨大反响,同年12月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连环画《青春之歌》第一册(148图)和第二册(152图),1960年3月又出版了第三册(180图)。这版连环画(第四册始终未能出版)构图新颖多变,采用对比强烈的黑白明暗手法和图文并茂方式,较好地体现了原著小说的精神和主题。1961年4月,中国电影出版社推出了电影连环画《青春之歌》。这版连环画封面以林道静的电影海报为主图,以电影结尾的游行剧照为背景,共195图;2005年10月,中国电影出版社又出版了彩色版连环画。

知识青年的成长之歌

《青春之歌》紧扣以林道静为代表的一批知识青年的成长经历和人生道路选择,深刻地揭示和反映了知识分子只有在党的引领下,自觉地将个人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结合起来,才能实现个人的理想与价值的思想主题。而外在的情节线索则围绕“一个女人和三个男人”的感情纠葛展开,即林道静的精神成长和其感情经历密切关联。小说将自传性的个人抒怀和宏大的时代政治诉求相结合,曲折生动地书写了主人公对爱情理想的热切期待、纤巧细腻的情感抒怀、复杂多样的心路历程,一定程度地突破了革命小说常见的过度崇高化的政治书写模式和过于宏大的话语体系,以独特的私人性、抒情性、人性化、浪漫化书写,弥合了爱情题材和革命题材之间的裂缝。

小说对知识分子追求理想的自我身份定位进行了真实可信的描写和反映。林道静最初是一个受到新思想影响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对爱情有着天真热切的期待,对生活有着不切实际的幻想和浪漫情调,是共产主义的思想启蒙和长期革命斗争中的艰苦锻炼,使她摆脱了内心困惑走上革命道路,最终成长为一名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者。林道静的这种身份转变,虽然有主流化政治思想意味,但其前期的倔强敏感和后期的坚定沉着,都统一于执着寻找理想、热情报效祖国的知识分子自我身份定位中。

浓郁的抒情格调

《青春之歌》采用全知叙事与限知叙事相结合的叙事方式。小说整体上采用一种全知叙事视角,即以第三人称口吻进行总览式的观照。但对林道静的成长刻画,作者有时会将叙事视点有意局限在主人公身上,制造“限知叙事”式的个人化叙事效果,有时还会通过不同视点下的情境对比,制造事件发展的不确定性来增强表达效果,以揭示事实或突出人物形象。

小说具有生动传神的心理描写和鲜活丰饶的细节刻画。杨沫以一位女作家对生活事件和人物心理的用心观察,将细腻贴切的心理描写和精准传神的细节刻画结合起来,成功塑造出林道静、卢嘉川、余永泽等有血有肉、真切生动的人物形象。

小说富有浓郁的抒情格调和诗意的笔墨点染。小说始终以真诚饱满的感情统摄景色描写和场景铺设,渲染出一种鲜活丰盈的诗意氛围。一方面使人物内心情感的表现更加生动活泼,另一方面又对全书整体激昂奋进的政治化语调进行了柔性调整和补充,不仅有机融合了个体抒情和整体叙述,也使人物事件的发展、政治观点和革命理性的传达更易被读者接受。

历史是不能忘却的,精神财富更是不能丢掉,因为它是民族发展国家强盛的巨大精神源泉和力量支撑。红色经典既鲜活着华夏大地大爱无言、大德昭昭的沉朴民风,更写照着中华民族大悲大悯、大道大义的浩然国风的中国历史、革命、土地、人性,构成了红色文学经典坚实沉厚的思想质地,激荡起雄浑激越的艺术旋律,摇曳出美丽瑰奇的审美风情。红色文学经典培根铸魂,引领风尚,这些人和事、气和神、韵和魂令我们感动、被我们记忆,并被代代传承。(□记者 刘兰慧 整理)

责任编辑: 杜文景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