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报看肥城|温室大棚有了“智慧大脑”
大众日报记者 曹儒峰
2023-04-04 21:54:56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当农业与互联网相连接,其生产方式、经营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是一场深刻的变革,正在影响着农业生产、加工、服务乃至参与农业生产的人等各个端口。当农业不再看天吃饭,而是利用数据进行思考,会产生怎样的效力?让我们走进位于肥城安驾庄镇的汶阳田·乐汶数字农业产业园一探究竟。
走进乐汶数字农业产业园玻璃温室内,光线明亮,温度湿度适宜,作物生长规整有序,如同一座植物景观房。从透光性极好的顶棚,到风机系统、帘幕系统,再到空中的传感装置、诱捕装置,地面上的蒸汽加热管道、来往穿梭的采摘车辆……为作物生长提供24小时贴心照料。在这里,由“数字”栽培出来的小番茄,红彤彤地挂在半空中,煞是可爱。
玻璃温室只是乐汶智慧农业产业园的光鲜漂亮的外表,让人感到惊奇的“数字+智慧”农业才是核心。据了解,汶阳田·乐汶数字农业产业园由山东乐汶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兴建,基地位于泰安肥城市安驾庄镇驻地。作为肥城首家智能化管理的农业产业园区,基地采用物联网数字化管理,技术转化、技术辐射、技术扩散的基本功能,积极推进区域化、专业化、集约化、市场化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产业园建设,将产业园区建成新模式、新技术、新品种、新成果实验、示范的基地,成为现代智慧农业的一个样板。
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不同,在这里,生产管理不需要大量人工,智能化设备和大数据平台的加持,极大提升了农业生产的标准化、智能化、精准化水平。
“我们整个园区采用了数字化、智能化管理,分别安装了土壤三合一传感器、空气三合一传感器、小太阳显示屏,然后通过这些设备,我们能够精准地检测到它土壤的温度,湿度、EC值,空气的温度,湿度,还有光照。然后再通过手机对这些数据进行调控来达到我们的这些作物的生长需要。”山东乐汶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李海瑞说。玻璃温室通过精准环境控制系统和技术,使温室内白天的室温控制在25—30摄氏度、夜间的温度控制在18摄氏度左右,可实现作物一年四季生长。此外,精准调控水肥灌溉和采摘园艺操作流程,也让培育出的果蔬“颜值”要大大高于传统种植方式生产的,每个果实的大小、光泽、口感基本一致。
温室内,智能温室控制系统的电子屏上显示着环境湿度、环境温度、土壤湿度、土壤温度、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完整的传感系统实时为植物生长提供最优的环境。每个栽培槽内都有一条黑色细长的管道,每条管道再分出若干注水的针状细管,水和肥通过这些细管可以直达植物根部,为植物提供水分和养分。
“亩产效益达到了1.5万斤,是普通种植三倍,我们人力成本也降低了,我们现在整个大棚是5000平,如果按普通种植的话是需要10到20人左右,我们现在仅需两人就可以对大棚进行全流程管理,既节省了人力,又增加了效益,亩产(效益)能达到30万元左右。”据李海瑞介绍,除了可以在现场的操控台操作,也可以通过手机远程操控。区阀、水阀、肥阀、远控水泵、远控肥泵……一个智能水肥控制系统显示在手机上。大棚内安装的高清摄像头,还可以无延迟地将图像传输到手机上,结合相关数据,不用到现场就能看清农作物的生长情况,大大节省了人力。
目前,该产业园已被授予山东省省级林业龙头企业,山东省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基地,农业肥城市农业龙头企业。是泰安地区唯一一家规模化无土种植企业。公司已注册商标三个“乐汶农业”“谢小番”“祖柿”商标已取得商标注册证。“乐汶农业”系列品牌水果,已进入北京、银座等超市,具备了一定知名度。2020年被评定为山东省知名农产品企业产品品牌。(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曹儒峰 通讯员 肖明媛 报道)
责任编辑: 李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