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警全天候守护,泰山旅游安全有保障

大众日报记者 刘涛

2023-04-28 17:13:58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今年以来,泰安市委市政府部署实施“文旅融合”战略,全力推进泰安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泰山旅游急速回暖、持续火热。泰安市公安局泰山景区分局积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主动服务全市文旅融合战略,实施精细化安保机制,着力为游客营造安全、有序、舒心的旅游环境。

“4+3”错时布警 维护旅游秩序

“青春没有售价,泰山就在脚下。”泰山是各地游客祈福平安的目的地,也成了全国大学生夜爬的主要打卡地,红门是步行登山的必由之路,每天数万游客由此进山,开始泰山欢乐之旅,面对居高不下的客流高峰,红门区域安保任务面临新的挑战。

“五一”假日即将来临,经历了春节、泰山“免门票”期,红门派出所总结前期大客流安保经验,实施“4+3”错时布警,在夜间10时至次日凌晨2时这四个小时,在早上6时至9时这三个小时游客进山高峰时段,密集布置警力,维护旅游秩序,保障游客安全。根据辖区治安特点和客流动线,设置“两点两线”巡逻重点,在红门游客中心和万仙楼检票口游客聚集区实行驻点式,在环山路和登山盘道两条线路实行流动式执法执勤,布置动静结合、点线相连的立体巡防格局,提高辖区见警率、管事率、服务率。在完成规定路线巡逻的同时,对辖区治安情况复杂点位进行重点巡逻,同时,建立联勤联动机制,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巡防管控,重点部位有安全员,协助做好治安巡防,提高巡防效率。每一个节假日,红门派出所全体民警辅警全警全力投入安保工作,全心全意为游客服务,全力以赴保障假日安全。

“两站三线”巡查 保障游客安全

“登山一半是壶天,云桥飞瀑落水帘。”中天门辖区位于步行盘道、游览公路、索道三条要道的交汇处,是游客游览泰山的密集区域。针对早上观日出游客集中下山、中午乘车上山换乘索道上山、晚上夜爬泰山游客在中天门歇脚这三个游客高峰期,中天门派出所采用“2+3”点位巡查,将执勤警力分布在两站(客运站、索道站)、三线(中天门牌坊至壶天阁、中天门客运站到朝阳洞、中天门停车场到中天门牌坊)游客集中区域,科学布警,显性用警,早上6时—8时,在中天门客运站维护下山游客乘车秩序,在云步桥区域实行人员分流,缓解观日出游客集中下山与早上徒步上山游客形成的对冲压力。下午16时—晚上20时,客运站、索道站排队人员多、运力有限,排队等候时间较长,民警持续在两站做好秩序维护,确保游客有序下山。晚上20时以后,夜爬泰山的游客陆续到达中天门,此时体力消耗较大,游客容易出现疲劳,遗失物品、求助警情时有发生,从晚上20时到凌晨3、4点丢失类警情频发,客流高峰时每晚接警5-10起。中天门派出所民警克服执勤持续时间跨度长、维护秩序点多等困难,时刻守护在游客身边。

“四色”警力布控 精准服务游客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岱顶辖区是游客登山的最后一站,徒步登山和乘坐索道上山的游客在此汇合,从凌晨5点观日出区域执勤,到深夜加强巡逻守护夜爬泰山的游客,岱顶派出所坚持显性用警,把巡逻与盘查、巡逻与服务相结合,在深夜登山、早上观日出、中午景点游览的时段加强定点执勤,其他时段加强动态巡逻,做到“民警跟着游客走”,让游客时时感到警察就在身边。结合岱顶工作特点,科学布警、精细用警、动态预警, 把泰山景区内的主要景点和重点文物单位分为红色、橙色、黄色、绿色四个布控区,推行“四色”警力布控,根据游客流量、季节特点、节假日、治安状况、时间段等制定精准、精细、高效的安保方案。游客观日出后游客集中返回,容易在碧霞祠东西神门、南天门门洞瞬间形成拥堵,为避免发生拥挤现象,派出所加强与管理区研判,将辖区分为玉皇顶、拱北石、瞻鲁台、碧霞祠、青帝宫、天街、未了轩、十八盘8个分流区域,设置39个分流岗,及时引导游客有序下山。岱顶派出所以救助、寻物警情居多,为了让游客得到快速、有效的帮助,派出所完善与红十字救护站、消防中队、经营业户联动救援机制,建立旅店业、照相点、九小场所消防、岱顶联防联动工作微信群,快速处置走失走散、迷路、遗失物品、摔伤、患病等突发警情,形成了“一呼百应、快速联动、协同配合”的服务游客工作格局,全面提供最优服务,切实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五一”假日期间,景区公安全体民警辅警将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穿梭在景区各景点熙熙攘攘的人流中,维护景区秩序、热情服务游客,全力打造“景警一体”服务品牌,为游客营造有秩序、有温度的旅游环境。(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刘涛 通讯员 孙楠 报道)

责任编辑: 李强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