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发展乡村旅游 助力乡村振兴
2018-04-15 08:30:00 发布来源:泰山网
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泰安市找准农业新旧动能转换着力点,既立足农业又跳出农业,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助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乡村振兴。
岱岳区道朗镇里峪村是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近几年靠发展乡村旅游,村民腰包鼓了起来,村集体富了起来。记者在里峪村采访的时候,恰巧碰到了来村里商谈项目的中国银行泰安分行的工作人员。
岱岳区道朗镇里峪村党支部书记康俊昌说:“中国银行到我们村对接,看着这个村经济发展了,想在我们村设立一个网点,老百姓有钱了,存款方便,取款方便。”
这些年通过发展乡村旅游,里峪村从一个贫瘠落后的小山村,一跃成为人人羡慕的“家家有特色,户户有品味”的乡村旅游休闲度假目的地。2017年里峪村集体收入达到8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5950万元。
岱岳区道朗镇里峪村村民王风英说:“不舍家,一边照顾家,还增加收入,收入明显比以前增加。”
在开发乡村民俗、乡村美食、乡村特产、农事体验、农家生活等特色产业的基础上,从去年开始里峪又打造了儿童娱乐场、拓展培训基地两个新旅游模块。
康俊昌说:“为了我们村整个发展,我们村党委做了一个五年规划,现在已经做出来了,下一步我们要建一个大型培训中心,会议培训中心,再把我们环山路美化亮化它,把我们山上的景点逐步运营起来,使广大游客来了后更有玩头,从一日游到二日游。”
思路决定出路,里峪村现在正成为泰安市乡村振兴的一个范本。在旅游资源禀赋较好的贫困地区,因地制宜积极发展乡村休闲、乡村度假等产业,在增加乡村旅游有效供给的同时,也能带动传统农业的转型升级,提升乡村旅游发展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宁阳县东疏镇刘茂村在以苗木花卉为主导产业,实现村集体增收和老百姓致富后,开始琢磨,怎样发挥村庄的生态优势,把“风景”变成“产业”,把美丽转换成“生产力”,围绕这些问题,这个村开始挖掘自己的历史,他们对村里具有300多年历史的清代民居进行修缮和恢复,突出自身特色,复原传统文化。
宁阳县东疏镇刘茂村党支部书记刘道令说:“突出清代民居的建筑风格、历史文化,留住乡愁,作为十八黄茂乡村旅游的一个景点,通过增加刘茂的知名度来宣传刘茂。在以后的发展中,把清代民居作为对外宣传的一个窗口,一个名片。”
实践表明,乡村旅游不仅可以脱贫,也可以致富;不仅可以吸引城市的消费与投资,而且可以增强乡村社区自信,从根本上实现城乡均衡。围绕乡村旅游扶持,在抓好十大景区的基础上,今年泰安市将重点抓好特色资源丰富的30个重点村庄片区旅游业的发展。
责任编辑: 郑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