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困生”到高素质技能人才——“淄博市工业学校现象”的背后逻辑

大众日报记者 张吉宝 李鸿斐

2023-11-23 15:34:32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在中职院校林立的淄博,淄博市工业学校的生源并不算突出,可就是这种情况下,这所学校不仅在春季高考中屡创佳绩,培养出大批本科生,更不断刷新着技能大赛的奖牌榜——自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以来,学校累计斩获18个一等奖、30个二等奖、22个三等奖,奖牌数量在淄博市位列第一、全省名列前茅。在国赛中稳扎稳打、捷报频传的“淄博市工业学校现象”让业内为之眼前一亮,是什么让一所中职学校取得如此成就?在与师生的深度对话中,记者找到了学校在大赛屡屡夺金的“秘密”。

从中职学生逆袭成高校教师 

大赛历练是“密码”

“对于职业学校,素有‘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大赛’的说法。大赛不仅能展示出学生对核心技能的掌握程度,也体现了学校的专业建设水平!”11月21日,在淄博市工业学校明德楼,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化工生产技术”赛项金牌辅导教师赵春红、董玉林正辅导学生进行精馏实操训练。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教育部发起并牵头,联合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以及有关行业组织、人民团体、学术团体和地方共同举办的一项公益性、全国性职业院校师生综合技能竞赛活动,被称作职业教育领域的“奥林匹克大赛”。作为淄博市中职学校优秀人才培养的“大本营”,为帮助更多学生取长补短、弯道超车,淄博市工业学校除了为学生打通职教高考这条成才路,还高度重视产教融合,持续加强重点专业建设,深入改革技能大赛训练管理方式,构建起了“岗课赛证四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帮助师生开阔视野,有效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

“参加技能大赛,是到高等院校继续深造的途径之一,老师不仅帮我在专业学习上提升自身能力,通过参加大赛,也培养了我更加仔细、认真、自信的心理素质。”王鸿铭是淄博市工业学校化工专业2021级学生,初中时学习成绩并不理想,但是对化学很有兴趣。进入淄博市工业学校后,老师因材施教,在强化其专业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充分发掘他动手能力强,善于与同学团结协作的优势进行重点培养,帮助他逐步提高专业水平和学习成绩。

2023年是淄博市工业学校连续承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第四年。8月27日—30日,王鸿铭参加了该项赛事中职组“化工生产技术”赛项。该赛项包含化工专业知识、化工仿真操作和精馏操作三个模块的竞赛。赛项利用仿真和真实装置相结合,避开化工生产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生产特点,将化工生产中的单元操作技术和化学反应技术、工艺管理技术、安全管理技术通过设计的赛项,激发学生学习和训练的热情,使学生熟练掌握化工生产技术技能。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辅导老师的指导下,王鸿铭等3名学生在反复训练中不断自我超越,最终斩获国赛一等奖第一名。亮眼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日复一日的坚持与拼搏。酷暑中,师生在实训室每日持续训练近12小时,成百上千次重复枯燥的机械操作……据赵春红回忆,由于参赛时间在8月底,整个暑假参赛学生团队克服了身体与心理的种种考验,在理论与实操上双向发力,不断向强队学习,在一次次的训练与测验中找问题、寻突破。“孩子们从没抱怨过不能像别的同学一样过一个轻松的假期,反而认真钻研、不解决问题绝不罢休,这种学习态度让我很欣慰!”

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化工生产技术”赛项,淄博市工业学校获得一等奖第一名

除化工生产技术之外,淄博市工业学校还有农机检修、移动应用与开发、网络建设与运维、化学实验技术赛项顺利晋级2023年国赛,实现近年来学校入围国赛赛项数量的新突破,并最终斩获1金2银2铜,为国赛奖牌榜再添亮色。

根据山东省教育厅规定,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三等奖及以上奖项,或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的山东省中等职业学校应届毕业生,可以申报春季高考技能拔尖人才。技能拔尖人才参加春季高考,可免于技能和专业知识考试,只参加语文、数学和英语3科文化课考试。根据考生文化课成绩,招生计划单独划定文化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当前为150分),对分数线以上的考生,根据考生志愿投档,由应用型本科高校择优录取到相关或相近专业学习。这就为职教学子尽展其能开辟了一条崭新的成才路。

现就职于威海职业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教师苏文超就是这条特殊成才路上的受益者。

2014年苏文超进入淄博市工业学校后,被选拔进了机电技能小组,一开始,他对专业毫无认知,每天看着繁杂的电路图,守着配电盘和一根根导线,重复着看似单调又枯燥的训练,有很多人耐不住性子、沉不下气而慢慢放弃了,苏文超却凭借坚持不懈、知学好问的态度,跟随辅导老师一步步攀上技能成才的高峰。

在校期间,苏文超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通用机电设备安装与维护”赛项国赛三等奖。三年技能小组训练养成的踏实向学好习惯,让他在大学入学第一学期就取得了院级“电气设备安装与调试”院一等奖第一名的成绩,后来更是斩获了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制造单元智能化改造与集成技术”赛项国赛三等奖、中国技能大赛智能制造“生产与管控”赛项二等奖等诸多大赛奖项,荣获国家奖学金,还被评为山东省优秀毕业生、齐鲁工匠后备人才。2022年,他带着在生产一线积累的知识回归教育,入职威海职业学院,并指导学生参加第一届“技能兴威”技能大赛获金牌。

在技能大赛这条成才路上,苏文超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也让更多中职学校学子看到了成人成才的希望。如今,越来越多的在校生认识到技能大赛的重要意义,积极投身大赛训练,为自己的未来创造更多可能。

赵春红辅导王鸿铭化工仿真操作

锻造优质师资队伍 

大赛成果是“资源”

技能大赛屡树战果,如何将大赛资源的成果进行有效转化,融入教育教学?

“相对课本知识和日常教学,技能大赛更贴合最新的行业实际,这就促使我们积极与行业对接,把课堂教学与企业岗位工作密切联系,不断反思教学过程、改革教学内容,从而达到综合培养和提升学生专业技能的目的。为了提升我们的大赛辅导水平,学校还经常组织外出学习和培训,帮助我们快速适应大赛的新要求,这也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淄博市工业学校教师、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化工生产技术”赛项金牌辅导教师董玉林说。

学校以技能大赛为抓手,切实强化教育教学成效,出台各项激励措施支持专业教师参加、指导各类技能竞赛,聚力锻造优质师资队伍;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组织专业教师系统研讨相关赛项的规程、评分标准以及参赛视频,将赛项的具体要求内化至专业课程中,牵头修订开发山东省中等专业学校职业教育软件与信息服务、市场营销、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三个专业教学指导方案,通过汲取技能竞赛内容和标准对原有教学项目进行改造,提炼、转化为教学项目,并围绕教学目标研究、确立、购置具有前沿技术、先进的教学装备,为学生掌握新知识、新技能和新工艺提供先进的技术平台,不断补充和完善项目教学内容,推进竞赛内容的普及化教育。

为规范大赛管理,学校制定了《淄博市工业学校技能大赛管理办法》,采用选拔和竞争机制,激发师生的积极性和争先意识;每年举办一届学生技能大赛,面向全体学生,涵盖所有专业,通过梯队建设、层层比赛等形式选拔市、省、国赛技能训练小组学生,形成了人人比赛、以赛促学的格局;针对性制定大赛学生管理和学分认定办法,对获奖学生实施学分奖励,对连续三年未能获得市级一等奖及以上荣誉的技能组进行淘汰,真正做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练”。

在大赛的历练下,学校已成功打造国家、省创新教学团队各1个,市创新教学团队2个,新增齐鲁名师4人,省名师、名班主任工作室4个,1人被评为齐鲁名班主任导师,教师教学能力大赛获国家级二等奖。近期,李宇翔老师主持的“山东省首批职业教育名师作室建设项目”和孙永伟老师主持的“工业4.0智能制造人才培养平台”均以“优秀”等次通过验收,名师的带动、引领、辐射作用日渐凸显。

与此同时,学校鼓励教师围绕技能大赛的成果转化及应用、课程设计、实训及考试考核内容与办法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以研促改,并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近两年,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省教学成果奖3项,其中特等奖1项;凝练省级及以上典型案例7个;3门教材入选“十四五”国规教材,1门入选省规教材;提炼104个“课堂革命”典型案例,144篇教学、教改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

“大赛不仅是对学生的历练和考验,也是对辅导教师专业技能和教学水平提升的有效助力。学校积极探索以大赛为载体的实践育人模式,构建‘校市省国’四级竞赛体系,在全校范围形成了‘学技能、练技能、比技能’的浓厚氛围,全面提升师生的专业技能,为各级各类技能大赛储备人才。”淄博市工业学校教学负责人冯波说。

精馏操作考核

深化校企产教融合 

大赛是“人才储备库”

作为职业学校,立足产业办专业是淄博市工业学校一贯的办学特色。

为进一步深化校企产教融合,引导优质企业走进校园、优秀技能学子了解企业,在今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化工生产技术”赛项举办期间,临淄区政府还组织齐鲁化学工业区、山东兴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凯威尔新材料有限公司、淄博正华助剂股份有限公司等20余家临淄区化工头部企业、工业园区走进淄博市工业学校参加临淄区化工企业展示会,依托大赛面向全国各地优秀化工人才展示临淄区化工产业发展成果,强化了行业吸引力,扩大了区域影响力。

学校将承办技能大赛作为深度推进校企合作、专业建设、实训基地建设以及师资建设的突破口,紧扣行企需求办赛、备赛,为参赛学生搭建相互切磋、比拼技艺的舞台,为辅导教师搭建相互交流、相互促进的平台,为区域选拔、培养、储备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化工产业是临淄区工业经济的支柱产业,学校在积极对接临淄区“456”产业链,大力支持化工专业建设的同时,结合临淄当地实际开设文物保护技术等技能人才紧缺专业,目前已牵头或参与16个产教融合共同体、1个职教联盟、3个实训基地、1个省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智慧车间、国家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省级技能技艺传承平台、鲁中智能制造机器人人才培训中心、市装备制造公共实训基地,为承办技能大赛,促进实训教学改革,服务区域发展提供了硬件保障。

优秀人才是学校办学质量、育人成绩的最好佐证。2005年以来,淄博市工业学校累计为社会培养各级各类技术技能人才近4万名,作为2023年淄博市唯一一所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承办权的中职学校,工业学校以国赛一等奖第一名的耀眼成绩成功续写了网络安全赛项四连冠、虚拟现实赛项两连冠的辉煌,也彰显出学校的办学成果和教学实力。

随着大赛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许多企业积极参与到大赛中来,参加大赛的选手,特别是在大赛中获奖的选手,成为用人单位的首选目标,从而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20余名技能拔尖学生被认定为“齐鲁工匠后备人才”,为个人职业生涯奠定了坚实基础。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对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考核和检验,淄博市工业学校用不断累积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奖牌和与日俱增的齐鲁工匠后备人选交出了技能人才培养的高分答卷。

正如淄博市工业学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张成刚所说,淄博市工业学校将以夯实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为主线,不断强化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整体设计、分段递进”的思路优化实践教学,构建有机衔接的课程体系,同时以大赛为突破口,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赛促建,不断提升学生专业技能水平,系统化培养复合型、应用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着力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职教智慧和力量。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吉宝 李鸿斐 通讯员 石敏 

责任编辑: 高昕彤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