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高新区为何把金融赋能“年会”摆在北交所?

大众日报记者 张培

2023-12-07 11:41:10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坚持实干创新的同时,更要懂得精准发力。在全球经济放缓的大背景下,如何持续激发区域经济活力显得尤为重要。淄博高新区作为全市经济建设的“排头兵”在近三年来的发展实战中,探索出金融赋能振兴市场经济的意义。答案已经明确,必须支持企业发展,才能反哺经济,才会推动城市建设、提升城市能级。即将迎来新的一年,总结经验、取长补短,尽快找到助企纾困、强业兴区的“金钥匙”,淄博高新区组织辖区11家重点上市后备企业及金融监管部门的业务骨干亲临北交所,学习实践,闯出一条适合地方发展的金融赋能之路。

敲开“金融强企”之门

冬季,总让人内心充满奋进与希望,2023年亦不例外。为了更好地推进落实“金融强国”建设要求,自11月27日—12月1日,由淄博高新区财政金融局牵头组建的政企调研团(简称 调研团)“沉浸式”打卡北交所,在深入了解上市政策与流程的同时,进一步强化金融赋能思想,只为辖区更多中小微企业能早日在北交所上市。

调研团一行首先走进北交所上市仪式大厅,现场感受“金融强企”的力量和优越感。

紧接着,调研团与北交所北方基地首席、市场发展部总监助理范冠威展开现场交流互动,为的是深入掌握北交所的上市政策和惠企条件,吸收更多IPO进阶经验,为淄博高新区打造鲁中金融赋能“样板”和帮助更多企业打开北交所IPO之门打通壁垒。

需要说明的是,淄博高新区内优质企业较多,主要以科技型企业为主,亲临北交所的11家民营企业中,有1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家省级瞪羚企业、1家市级瞪羚企业、1家市级独角兽企业、5家优质可持续发展型企业。

范冠威在为以上企业“把脉问诊”时指出,优质企业资源更需进一步激活潜能,必须在稳定企业运营的同时,充分了解、吃透北交所的相关政策,按照要求,精准谋划,聚力发展。同时,北交所也与淄博高新区达成金融赋能战略共识,双方共同努力,培育一批能够支撑北交所市场深度、体现市场优势、具有品牌效应的中小微企业实现上市,为淄博地方经济实现跨越式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金融力量”。

在现场交流与答疑环节中,以上11家企业的高管分别介绍了企业的基本情况以及将在北交所上市的具体规划等,同时范冠威及北交所其他多位专家深入研讨了“北交所深改19条”,各企业相关负责人还就企业本身遇到的不同问题,结合企业关注的政策变化、上市流动性、板块定位等方面进行详细交流,彻底打通企业的“IPO脉络”。

在当天的调研过程中,调研团一行还现场感受了北交所上市敲钟仪式,让大家对上市的荣誉感倍增,也为企业指明了上市方向,坚定了企业走稳走好资本市场道路的决心和信心。

“搞企业的人,谁都想让企业利益最大化,不断推动企业发展壮大。”参加此次调研学习的淄博康胜经贸有限公司董事长蒲杰说,本来企业对上市并不“感冒”,但通过北交所专家的细致讲解和现场带来的感染力,自己又作为企业领军人,如今的想法变了,对迈进IPO之路充满向往。

“以前只想着能用最短时间上市,来到北交所学习才真正懂得上市的目的是能让企业迈入更高质量发展。”淄博启明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秘李霞称,目前企业已经报上市辅导,通过此次北交所学习,让自己对上市的认知更深了,对加速IPO进程有积极影响。

“想进步、想发展,必须得先把惠企政策、区域金融赋能优势了解清楚。”淄博高新区财政金融局主要负责人在调研总结时这样说到。

记者梳理发现,最近两年来,以淄博高新区财政金融局为首的IPO辅导团队和财税服务团队,一直在加大与企业的联系,坚持每周进企业调研,为企业“把脉问诊”,及时掌握企业需求,精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不断完善的金融服务,让企业能够全身心投入发展,并充分利用北交所推动企业上市的政策红利,通过多层次资本市场积蓄IPO高质量发展新能量。

夯实“金融强区”之基

随着经济的逐渐复苏,“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理念似乎变得更加现实。企业作为支撑地方经济的强动力,想要激发企业活力,源源不断地为企业引入优质金融活水至关重要。

“除了政府支持,企业更要学会拓展融资渠道。”山东得普达电机股份有限公司董秘郭晓静认为,淄博高新区组织辖区11家重点上市企业齐聚北交所,除了学习上市政策、了解惠企条件以外,学习北京重要金融服务机构在投资、证券方面的经验也颇具意义。

按照此次“北交所之行”的计划,11月29日—12月1日,淄博高新区政企调研团先后来到申万宏源证券承销保荐公司、北京金证互通资本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启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中运律师事务所等券商、投行、科技型研发型大型企业以及知名律所,学习投资知识和IPO进阶经验。

值得注意的是,淄博高新区政企调研团每到访一处,均受到券商专家、投资顾问及“IPO”专家的面对面指导。每位专家都是采取理论结合实际案例的方法,对北交所上市相关内容进行细致讲解。在专家授课的过程中,还就淄博高新区11家重点上市后备企业现存的问题,根据北交所上市政策指引和自身经验,为其深入分析,找到破题之道。

随后,专家还与11家重点上市后备企业的高管逐一进行对话,详细了解每家企业当前的运营、发展情况,为企业的IPO之路制定进阶方案。

“券商专家的讲解,又给我们传授了很多IPO经验。2023年9月5日,我们企业已正式启动IPO进程,力争用三年时间在北交所上市。”山东锐泽自动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 锐泽科技) 董秘郭瑞霞说,锐泽科技作为淄博高新区重点上市后备企业,扎根行业21年,最看重的是产品质量和安全。企业于2016年在齐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股权代码:300738),企业期待转入新三板精选层后,持续高质量发展,平移北交所,完成上市。待企业在北交所上市后,公开发售股票募集的资金将对企业提升研发质量起到助推作用。

“做企业必须要发展,要发展不仅要盈利,还要重视创新研发,技术至上、质量至上。”长裕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秘李亚群认为,高质量培育辖区重点上市后备企业,组织企业高管沉浸式学习“IPO”经验,对企业的上市之路具有重要意义,可以督促企业练好“内功”,迸发出更大潜能,为上市之路扫除障碍。

据悉,长裕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纳米材料制造,塑料制品制造,房屋租赁等业务的科技型企业,扎根淄博高新区将近5年,企业发展势头迅猛,目前已报上市辅导,相关情况正在顺利推进中。

突破从无到有的转变,实现从有到优的质变。为了给辖区5万余家市场主体、249家高新技术企业提供更好地发展,淄博高新区财政金融局从辖区18家银行选派业务骨干,组建6支金融辅导队,定期入企走访,将“保姆式”金融服务送进企业、送到企业家身边,根据企业运营情况,制定专属融资计划,解决融资难题,让企业安心搞研发,安心促生产,不用为缺资金而发愁。

推进落实“金融强国”建设,要立足地方实际,深化金融赋能,为重点上市后备企业提供最大便利,以实际行动帮助企业上市。截至目前,淄博高新区共有上市挂牌企业151家,其中:上市企业10家,股票12支。新三板挂牌企业7家,区域性股权市场挂牌企业132家。拟上市企业5家,其中新恒汇已过会,信通电子IPO在审;启明星、长裕集团、安得医疗已报辅导。省、市级上市后备企业27家。

由此来看,淄博高新区此次组织辖区11家重点上市后备企业到访北交所学习实践,意欲将这些企业当作IPO“金种子”培育,栽进北交所的金融“田园”,涵养壮大。

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未来,淄博高新区的IPO进阶之路变得更加密集,必须进一步深耕辖区金融资源,持续搭建银企合作平台,精准推送金融政策,鼓励更多金融机构发挥产品优势,丰富服务内涵,大力推广普惠金融产品,引入充沛的金融活水、落实优厚的惠企政策、持续完善金融服务,为持续壮大地方金融资本市场注入新动力。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培 通讯员 丁昊 报道

责任编辑: 高昕彤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