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丰收朗读者丨斯宾塞·约翰逊《礼物》
大众日报记者 刘君 陈辉
2022-05-01 08:27:55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00:00.00]
我一直坚信
声音里有一条秘密通道
可以直抵心灵
——《为文有时》
各位好,我是刘君,欢迎收听丰收朗读者微型小说系列,我们将从浩如烟海的国内外微型小说中,精选精彩之作,每周为您推介一篇。在这里,我们一起感受微型小说的魅力——
今天为您读美国斯宾塞·约翰逊的小说《礼物》。
礼物
[美]斯宾塞·约翰逊/著 刘祥亚 潘 诚/译
老人和孩子相识有一年多了,两人很喜欢在一起聊天。
有一天,老人对孩子说:“有一样东西之所以叫礼物,是因为在你能收到的所有礼物中,你会发现它是最珍贵的。”
“为什么它这么珍贵呢?”孩子问。
老人解释说:“因为收到这个礼物之后,你会变得更快乐,无论每天做什么事,也都能做得更好。”
“哇!”孩子兴奋地叫起来,虽然他并不完全明白老人的话,“我希望有一天会有人送我这样一个礼物。”
老人笑了。
他不知道这个孩子要过多少个生日才能领悟礼物的价值。
老人很喜欢看孩子在附近玩耍。
老人常常看到他在附近的树上荡秋千,看到他灿烂的笑脸,听到他欢快的笑声。
孩子过得很快乐,无论做什么事都非常投入,别人光是看着他,都会觉得开心。
孩子渐渐地长大了,老人一直有意无意地留心着他做事的方式。
星期六的早上,他偶尔会看到他的小朋友在街对面修剪草坪。
孩子一边干活儿,一边吹着口哨。似乎不管做什么,他都能做得很开心。
一天早上,孩子看到了老人,想起老人曾对自己提起的那个礼物。
孩子当然对礼物非常熟悉,比如上次过生日得到的自行车,还有圣诞节早晨在圣诞树下找到的那些礼物。
但是仔细想想,他发觉那些礼物带给他的快乐都不会长久。
他好奇地想:那个礼物究竟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呢?
到底是什么使它比其他礼物更棒呢?
什么东西才会让我觉得更开心,做事更顺利呢?
他想不出答案,于是穿过街道去问老人。
他的问题非常孩子气,“那个礼物是不是像魔杖一样,能让我实现所有的愿望?”
“不,”老人笑着回答,“那个礼物跟魔杖和愿望没有关系。”
孩子还是不明白老人的话,回去继续修剪草坪时还在想着那个礼物。
时光飞逝,孩子长成了十几岁的少年。
他开始对周围的一切越来越不满。在感觉不耐烦的时候,他会梦想外面未知的世界。他的思绪不由得飘回以前与老人对话的时候,他发觉自己越来越想弄清那个礼物到底是什么。
他又去找老人,问:“那个礼物是不是能让我变得非常富有?”
“是的,在某种意义上,它会。”老人告诉他,“那个礼物可以让你获得许多种不同的财富,但它的价值并不是金钱所能衡量的。”
少年更加迷惑了。
“您跟我说过,得到那个礼物后就会变得更快乐。”
“是的,”老人说,“你还会变得更有效率,能把事情做得更好,从而变得更成功。”
“变得更成功”是指什么呢?”少年好奇地问。
“变得更成功就是指得到更多你需要的东西,”老人回答,“任何你觉得重要的东西。”
“在人生的不同时期,我们对成功的定义可能也会发生变化。”
“现在对你来说,成功可能就意味着跟父母相处得更融洽,在学校里得到更优秀的分数,体育活动表现得更出色,或者在课余得到一份兼职,并因为工作出色而加薪。”
“再过些时候,成功可能意味着更有成就更富足,或者不管发生什么事,都能保持平和的心态和良好的自我感觉。”
“对您来说,成功是什么呢?”少年问。
老人笑了起来:“到了我这个年纪,成功就是能笑口常开,爱得更深,更好地服务他人。”
少年马上反问道:“您觉得这些都是那个礼物帮您做到的吗?”
“没错!”老人回答。
“哦,我从没听其他人说起过这样一个礼物。我想它可能并不存在吧?”
老人回答道:“噢,它确实存在。不过,我想你可能还没弄明白。”
突然,他想到了什么。原来如此!
他知道那个礼物是什么了……知道它过去是什么,也知道它现在是什么。
礼物就是把握此刻,全神贯注于正在发生的事,珍惜和欣赏每天得到的东西。
您刚才收听到的是美国作家斯宾塞·约翰逊的小说《礼物》。小说以小男孩的成长经历为线索,并用小男孩与老人的问答来推动情节的变化与发展,层层设下悬念,使人不断思考礼物是什么,最终在一片疑惑中向我们揭示答案。
随着礼物的揭晓,我们愕然:原来快乐就是这样的简单。它的秘诀就是要好好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认真、负责任地对待自己身边的人和事。珍惜就是福,而知足会让我们获得更多不一样的幸福。
人的一生短暂又漫长,“只有快乐的人,才珍惜今天,也只有珍惜今天的人,才是快乐的人。”这是美国威廉姆·拉尔夫·英奇的名言。诚然,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只有懂得把握当时的人才能及时享受幸福,不断调整心态才能知足常乐。
感谢您收听今天的丰收朗读者,我是刘君,在这里,读懂他人,也找回自己,守住回忆,又看到未来……我们一起分享文字的力量。
策划:宋弢
朗读者:刘君
制作:陈辉
点此收听“丰收朗读者”节目全部音频>>
责任编辑: 刘君 签审: 于国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