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临沂册山中学:乡村中学“化蛹成蝶”

2021-05-08 14:37:08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这是一所农村中学交出的教育答卷:2019年中考,学生李一鸣以690分的高分位居临沂市罗庄区第一,总成绩前10名学校占到3名。2020年,中考近300人升入公办高中就读,600分以上达121人。2020年期末质量调研该校三个年级位居罗庄区前列,九年级成绩尤为突出。

这是一所农村中学演绎的创新实践: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得罗庄区办学水平评估模范单位、区课程实施水平评估一等奖、临沂市智慧校园、山东省教育信息化示范单位、国家级特色足球学校等20余项荣誉称号。

这就是临沂册山中学。润泽生命,启迪智慧,具有63年历史的册山中学围绕课堂、课程、学生成长、教师素养四个方面,强力推进“四品”建设,在办学过程中激发智慧,务实求真,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壮大学校规模,演绎了一所农村学校提档升级的美丽蝶变。

植根生命课堂共生教育智慧

“如何根据学生的特点、需求和学情,对课堂进行精心设计、让课堂教学充满活力,一直是我们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的努力方向。”临沂册山中学鲍圣峰校长说。

为此,临沂册山中学在立德树人与高效课堂相融合的教育教学理念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生命课堂,形成生命关怀的语言样态,呈现开放生成的教学过程,建立互助同行的学习共同体,构建和谐互助的生命课堂范式。

在一堂数学课上,几名被叫到名字的学生大胆走上讲台,做起例题示范,并以颇为专业的口吻向大家讲解,由浅入深,有条有理,台下的学生们聚精会神,认真做着笔记。这是临沂册山中学实施“生命课堂”教学以来的其中一个场景,与知识课堂相对而言,生命课堂在重视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更加关注师生的生命发展,重视学生的情感、意志和抱负等健全心灵的培养,使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有了可持续学习愿望作为其基础和保证。

“过去,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教学的双边活动成为了单边活动,教学由共同体变成了单一体,不仅弱化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也无法充分发挥出来。”临沂册山中学鲍圣峰校长说。“现在,师生共研,生生互助,小组讨论、探究,学生们‘三五成群爬黑板,优秀学生多板演’……通过这一系列‘小先生’帮扶机制,打造和谐课堂生命场,不仅能让学生‘学会’前人积累下来的各种经验与规则,还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让学生变得更‘会学’。”

“课堂‘活’起来了!”谈起生命课堂,临沂册山中学八年级4班学生石承岳的感触很大。他告诉记者,之前,他对语文这门学科总是抱有偏见,认为语文非常枯燥,冗杂的文字和长篇的语段经常使他心烦意乱,这导致他的语文成绩变差。“自从学校实施‘生命课堂’以来,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更好的走进学生的心灵,引导我们感悟生命。渐渐的,我对语文产生了兴趣,文字中的韵味常常使我如痴如醉,我的语文成绩也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课程是落实“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

人才培养规划如何落实实施?课程是重要的载体。临沂册山中学始终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以课程建设为载体,以“润泽生命、启迪智慧”为校训,站在生命角度发展文化、站在文化角度发展教育、站在教育角度发展教学,形成了德育类课程、艺体特色课程、科学探究课程、阅读写作课程、教学延伸课程、教师发展课程等六大类课程。开发了《生命教育》、《爱国教育》、《励志教育》、《感恩教育》、《礼仪教育》等20余个校本特色课程,构建起集学校课程、家庭课程、社会课程为一体的生命教育课程体系,做到了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与国家课程的有效衔接、有机融合,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培养了学生创新实践能力,还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为学校的课程建设注入新鲜活力。

八年级11班学生王琪告诉记者,之前由于学习压力过大,自己一直闷闷不乐,像汪洋中的小帆船,迷失了方向,而一堂校本课程却指明了他前进的方向。“那是一节关于爱国教育的课程,题目是《我亲爱的祖国》,本着好好学习的心态,我认真听了整节课,当老师眼含热泪、饱含情感地朗读完诗篇后,我也随着老师流下了泪水。课程结束后,我对爱国主义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并暗下决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好好学习!”王琪说。

除了丰富的校本课程外,围绕学生的兴趣爱好,临沂册山中学还设置了篮球、排球、足球、葫芦丝、创客等一系列异彩纷呈的社团活动,让每一位学生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有内容、有评价地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参加社团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让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得到充分的发展。

“此外,为庆祝建党100周年华诞,我们学校还组织开展了“261”活动,‘2’是教师和学生,教师做到‘6’个‘1’,学生做到‘6’个‘1’,具体内容是“组建一支红色宣讲团”、“讲好100个红色经典故事”、“编一本红色经典校本课程”、“进行一次公益性的祭扫活动”、“举办一次革命歌曲比赛”、“组织一次论文征集”……通过一系列活动激发全体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陶冶学生的爱国情操,增强他们的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鲍圣峰说。

给每个生命不断向上的理由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未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在临沂册山中学,每周一的升旗仪式,每天上下午的课间操时间,放学后的三分钟都会响起朗朗书声,这是临沂册山中学教学素养亮点之一——经典诵读活动。

“我们会在每周五的时候,把下一周经典诵读的材料,包括材料的释义下发给学生,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背会。每个星期的材料内容都不一样,有《大学》、《论语》等。”鲍圣峰校长说。

优秀的品格养成为孩子的未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项必修课。临沂册山中学高度重视养成教育、传统文化教育、文明习惯教育,从细节入手,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加强学生书法和写作训练、强化选课走班教学、重塑学生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等,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同时设计了富有层次的楼道文化,使楼道具有了潜在的教育功能,形成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着力培养会学习、能自立、有气质、高品位的中学生。

“我们还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机制。通过家长进课堂、班主任寒暑假大走访,拉近了教师与家长的距离,增强了家校之间的感情,极大提高了临沂册山中学的社会声誉。”鲍圣峰校长介绍。

即使处于乡村山野,也绝遮不住学校的前进创新梦。“我们将发扬临沂册山中学‘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合作’这四种精神,打造‘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教师队伍,形成罗庄区有特色、可复制、可推广的‘册中经验’,打造初中教育的‘册中样本’。”鲍圣峰说。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通讯员 董青 时艺霖 张士龙 报道)

责任编辑: 杜辉升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