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耀齐鲁|任常伦:年轻的“一等战斗英雄”

2021-07-23 06:37:04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 大众日报

扫描二维码 看视频报道

在山东省栖霞市东部的英灵山顶上,屹立着战斗英雄任常伦的铜像。1945年7月,由于缺少铸造材料,当地百姓纷纷捐出铜脸盆、铜钱,老汉捐出铜烟锅,妇女把箱柜上的铜饰拆下来,化零为整,浇铸起这尊高两米、重五千斤的铜像。

1921年,任常伦出生在黄县田家乡孙胡庄(现为龙口市田家镇常伦庄)一个贫苦家庭。1938年冬,17岁的任常伦参加了胶东抗日自卫团。1940年8月,参加了八路军。由于部队武器紧缺,班长只给他一把大刀,让他站在队伍的最后面,但是战斗打响的时候,他冲在最前面,砍死了多名敌人。

每次战斗,任常伦都冲锋在前。在猴子沟伏击战中,他最先跳上日军汽车,与敌人拼刺刀。腿上负了伤,他跳下来包扎好,又返回去战斗。在掖县的一次战斗中,任常伦看到战友正与日军搏斗,冲上去就夺过日军手中的大盖枪,捅死了日本兵。

1941年6月,任常伦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作战更加勇猛,不仅屡次完成战斗任务,还多次从枪林弹雨中救出战友。在攻打小栾家据点时,一排三班长负伤倒在小土崖下。任常伦匍匐着爬到小土崖下,解下绑腿带,捆在三班长的腰上,一步一步把他拖回了营地。

1944年8月,任常伦出席了山东军区战斗英雄代表大会。他参军四年,累计参加战斗120多场,九次负伤,缴获的武器足够装备一个排,因此获得“一等战斗英雄”光荣称号。

大会刚结束,听到日军“扫荡”的消息,任常伦日夜兼程七百里,赶回胶东。部队首长考虑到他肩膀里还留着弹片,让他休息,但他坚决要求参加战斗。任常伦被提升为副排长,带领全排战士奔赴海阳长沙堡前线。

战斗打响后,任常伦带领战士们抢占了制高点,打退了日军的两次冲锋,还带领九班战士夺取了被日军占领的小高地,连续打退了日军五次疯狂的反扑。

没多久,战士们的手榴弹、子弹都用完了。任常伦对战士们说:“我们没有子弹有刺刀,人在阵地在!”他端起刺刀带头冲向日军,刺死5个日军。

傍晚,日军再次反扑,任常伦不幸头部中弹,因伤势过重壮烈牺牲,年仅23岁。为纪念任常伦,八路军胶东军区司令员许世友命名他所在的连为“任常伦连”。1945年,黄县人民政府将孙胡庄更名为“常伦庄”。

(□崔方方 赵琳)

责任编辑: 李伟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