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名小区党支部书记成了居民“主心骨”
大众日报记者 张双双
2023-01-05 21:14:25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2022年12月初,夏津县北城街道舜泉名邸小区23号楼业主张先生求助,他脚部受伤但不方便外出,急需消炎药等物资。接到求助后,小区党支部书记夏洪春第一时间联系社区医生,亲自将药品和消毒物资送到了业主家中,张先生在群里连连点赞。
像这样的党支部书记,北城街道共有41名。近一年来,北城街道党工委聚焦打通社区治理“最后一公里”,开展“支部建在小区上”专项行动,按照“四有一化”的标准在41个商住小区、家属院、三无小区建立党支部并全部配齐了党支部书记。“在小区党支部书记人选上,我们充分发挥老干部作用,从退休党支部书记、老教师和民警中推选,真正将党性强、有担当、负责任、真干事的党员干部推选出来,另外,我们通过街道党政班子成员帮包小区,社区工作者一对一负责,摸清了小区党员基本情况,目前辖区内41个居民小区(网格)全部推选出了党支部书记”街道党工委副书记马建平说。
发挥支部引领作用,提升社区治理能力
通过建小区党支部,消除了社区党委和居民之间的空白地带,健全了“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三级组织体系,真正实现了党的组织全覆盖。在小区治理中,以党支部为引领,实现小区党组织对红色管家、红色业委会、红色物业的组织领导,构建起“1+3+N”的社区治理新格局。
金都社区天意小区建于2002年,小区脏乱差、垃圾乱扔、车辆乱停乱放等现象严重,属于典型的“三无”小区。杨在永同志被推选为小区党支部书记后,迅速组建起一支10人的“疫情防控先锋队”,24小时轮流在小区门口值班,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政策要求,保障居民健康安全。小区内居住的老人较多,买菜购药成了大多数居民的难题,杨在永每日挨家挨户统计居民需求,统一采购,亲自配送,真正解决了居民的难事,他带领党员先锋队带头清理垃圾,劝导居民遵守公共秩序,共同打造小区和谐氛围,先后解决停车位27个,安装楼宇标志等10余项群众急难愁问题,群众每次见到杨在永,都亲切称呼一声“杨书记”,小区治理实现有乱到治的华丽转变,氛围更和谐了。
有事找支部、大家的事情“商量办”
阳光社区蔚蓝郡小区党支部书记石传斌是一名退休干部,任职以来先后10余次接到业主反映楼顶漏水的问题,多名业主称“自去年夏季以来便开始漏雨,有的居民夜不能寐,用盆子、水桶接着雨水,有的居民家中渗出的雨水浸泡的电线,随时都有发生事故的危险”,石传斌亲自到业主家中了解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为了尽快解决群众诉求,他先后3次组织召开由物业公司、业主、律师等人员参加的“圆桌协商会”,坐下来一块商议解决办法,最终确定使用维修基金对漏雨房屋进行修缮,并制订了详细的解决方案。石传斌说:“这些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事,解决不好很容易引起信访,我们坚持民主协商,让大家坐下来共同商讨解决办法,最终达成一致,将矛盾化解在小区,保证问题不上交。作为一名退休老干部、老党员,还能在退休后继续发挥余热,我感到非常非常高兴。”
北城街道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擦亮“商量办”品牌,推动治理由“干部说了算”向“大家商量办”转变。近一年来,针对居民遇到的操心事、揪心事、烦心事,已举办现场商量、马扎议事会、线上商量等各类商量活动74场次,820余人参加,121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得到解决。
双赋工程”解民忧,“志愿服务”暖民心
朱长友是德州市公安局高速交警支队五大队的一名退休干警,从1986年入党至今已有37年的党龄。2022年11月,在早晨接到疫情防控的消息后,他第一时间来到北城街道金都花城小区门口。凭借自己多年公路管理的工作经验,他知道管控小区的消息太突然,居民肯定一时接受不了,比较容易发生矛盾冲突,小区门口是最需要他的地方,所以他义无反顾的冲到了最前线,加入到小区门口执勤的工作中。直至当天晚上11点左右全员核酸顺利结束后,他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
在接下来的疫情防控工作期间,朱长友每天坚持5点30起床,6点准时来到小区门口执勤,晚上9点才回家。工作中,他耐心细致地为居民做好各项政策解读,劝说大家配合居家,指导居民通过小程序买菜、买药。他说,只有把群众的困难解决掉,大家才能安心地居家。小区有位80多岁的独居老人,因为身体原因不能做饭,每天都需要家人送饭。但是小区管控期间其家人无法出入小区,老人吃饭成了难题。在得知情况后,朱长友通过与社区志愿者的一起努力,解决了老人的就餐问题。在这期间,朱长友的家人在外因病去世,他以身作则告知家人白事减办速办,自己也因工作原因没有参加亲人的葬礼。“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在困难时刻必须挺身而出。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减轻一点社区的工作压力是应该的。”朱长友用最朴实的话表达着自己的想法。
去年以来,北城街道大力实施“社区赋能、书记赋权”工程,全力整合社区各方资源力量,推动重心下移、资源下沉、保障下倾,破解社区“疑难杂症”,全面提升社区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全面推广“一个楼道一名党员”,以群众推选、楼栋评选、小区筛选的方式,选聘1011名热心肠、善沟通的“红色管家”,通过社区任命、统一培训、颁发聘书等方式强化“政治激励”,引导“红色管家”参与小区治理服务。在疫情防控期间,积极发挥红色管家、志愿者、老干部的“前哨”作用,组建了136支“暖心志愿服务小分队”,针对居民用药就医、生活物资等需求主动上门开展服务,真正将服务触角延伸到居民家门口,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057件。
(大众日报客户端通讯员 李岳振 时郁蓓 记者 张双双 报道)
责任编辑: 籍雅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