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桥镇:“三部曲”奏响群众生活幸福乐章
大众日报记者 张双双
2023-06-17 10:43:35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袁桥镇位于德州天衢新区核心区,作为德州东部建设主战场,近年来,袁桥镇创新“拆迁—建设—服务”“三部曲”工作机制,坚持推进城市建设、项目引进、社区治理有机结合,打造环境优美、宜居宜业、创新发展新高地。2022年以来,全镇顺利完成2100余户、6100余名群众拆迁安置;累计实现整村搬迁24个,累计安置6538户,18498人。现有安置小区3个,辖区中元科技创新创业园、“飞地”产业园蓬勃起势,交通、医疗、养老、教育配套设施日益完善,群众幸福感、获得感节节攀升。
第一部曲:让搬迁安置有“速度”
搬迁安置工作涉及千家万户群众利益,是一项繁琐、复杂、系统性很强的民生工程,袁桥镇创新“点线面”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把加快村民的搬迁安置作为增强民生福祉、扎实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抓手,让村民享受开发建设带来的红利,给群众幸福生活带来加速度。
该镇不断健全基层战斗堡垒,成立搬迁安置指挥部,打造以搬迁安置指挥部为“点”,镇、村干部组成的安置队为“线”,村、社区服务站为“面”的“点线面”融合机制,完善从镇到社区到村三级服务网络,充分调动发挥社区和村级组织积极性;实行以村为单位拆迁户优先安置和整村整体拆迁搬迁安置两种方式,经村委会研究、村民代表表决、镇党委同意制定本村搬迁安置方案,同时对旧村址进行拆除,最大限度提高搬迁上楼效率。
在安置开始前,村级党员干部发挥主力军作用,积极向群众宣传拆迁建设的重大意义、有关方针政策,积极引导人民群众自觉配合拆迁安置工作。在安置过程中,安置指挥部党员干部面对部分村民对政策不理解过度争取利益等问题,认真了解实际情况,听取相关的意见建议,结合工作实际和政策要求,耐心仔细解答,切实把群众的思想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同时袁桥镇聘请专业律师,负责拆迁、搬迁工作中涉法涉诉事务,从法律层面对安置政策进行解释,在政策和法律范围内,保证群众利益最大化。无论是参与拆迁安置的工作人员,还是面临拆迁安置的村庄群众,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为短时间、高效率完成拆迁顺利上楼提供了保障。
从前期核实每户人口、宅基信息到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表决,再到人口数、宅基座数、安置面积情况进行公示,全程工作始终贯穿公平、公正、公开、透明,坚持让群众全程了解和掌握工作进程,以公开透明和阳光操作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规范程序,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统一补偿办法和标准,统一口径执行政策,决不能随意开口子。“一个政策、一个声音、一个步调”有力推进了袁桥镇拆迁安置工作。安置现场,镇机关干部、社区书记、村干部同城建办、派出所等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公证处人员全程参与,纪委全程监督,现场全方位无死角对整个分房过程进行视频录像,保证安置工作在阳光下进行。
第二部曲:让建设有“力度”
袁桥镇着力推动民生项目改善提升,配套建设教育、医疗、养老、文化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打造“15分钟生活圈”,满足群众的日常生活需求。近年来,东部医疗城、传染病医院、海吉亚医院建成落地,德州高等师范学校、汽摩学院、体育学校、袁桥镇中心幼儿园投入使用,群众生活保障日益完善。
为增加集体经济,助力共同富裕,袁桥镇大力发展项目经济,建设“飞地”产业园,带动安置群众创业增收。坐落于袁桥镇核心位置的中元科技创新创业园总占地面积达到629亩,规划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现一期、二期已正式投入使用,目前已建成28.9万平方米,建有展厅1个,写字楼2处。自2017年11月正式开园以来,已有浙大、山大技术转移.
中心、清控启迪之星等20余家国家级技术成果转化机构、知名孵化机构和祥音生物、天川精准医疗等331家、4500余名“双创”项目和人才入驻。项目引进不仅为失地村提供了1000余个农民工就业岗位,村集体抱团发展经济,入股中元科技,为保障村级发展找到了“金饭碗”。
现今袁桥镇道路宽广、绿树成荫,减河风景区、欢乐花谷、在建的杨庄河风景区、口袋公园等风景秀美,宜居宜游宜乐。今年来,围绕地域特色,大力发展旅游经济,开拓露营地、铜锣湾奥特莱斯小镇商圈等新兴产业圈,露营地、小镇成为新“网红”打卡地,逐渐带动袁桥镇游玩购物、文化旅游、田园休闲为一体的文旅产业链蓬勃发展。
第三部曲:让服务有“温度”
坚决织牢织密服务保障网,在选房环节,袁桥镇联合供电所、热力公司、物业公司等单位为搬迁安置村民提供水、电、气、暖等一站式服务以及社区后续的维修维护服务;各项基础设施精准管理服务到户到人,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厘米”。
党支部引领成立联合物业管理委员会,选举主任、成员,选聘专业化物业管理公司,将物业服务和小区管理、社区治理深度融合,打造集物业服务、矛盾调解、安全管理于一体的“红色物业”,实现管理服务全覆盖;进一步构建“红色网格”激活社区治理细胞,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在安置小区构建网格化管理机制,成立物业联合党支部4个,由镇级指导、统筹组建由党员、村干部、群众代表、志愿者组成的居民自治管理组织,在小区人居环境治理、产业发展、公益服务方面,探索开创坚持党建引领下的精细化社会治理新局面。
为让搬迁群众尽快转变生产生活方式,引导他们快速融入新生活、适应新环境,袁桥镇建成袁桥、崇文、崇德三大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及振兴新村党群服务中心,通过建设“党员活动之家”“老年人活动中心”“妇女儿童之家”“四点半课堂”等活动阵地,举办形式丰富的党群服务、文明实践活动,丰富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2022年以来,各社区开展义诊、义剪、家电维修、夕阳红手工活动、青少年科技制作等志愿服务活动260余场;组织开展健康知识、法律知识、安全知识等讲座240余场次,惠及辖区群众2万余人次。
(大众日报客户端通讯员 都晓彤 记者 张双双 报道)
责任编辑: 张双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