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了,发发汗就好

2023-12-05 16:23:07 发布来源:鲁南制药

入冬时令,这寒意来得猝不及防。近期,供暖系统也是开足马力,白烟滚滚,很多人室内温度甚至达到了27℃以上,这忽冷忽热的日子加之流感爆发,造成很多人感冒发烧,尤其是家中的老人和儿童。小的时候感冒,奶奶的祖传秘法就是 “盖上被子捂捂汗…… ”似乎这种方法特别奏效,但有时却也雪上加霜。

为什么捂出汗后感冒就会好起来呢?“捂汗”在中医理论中被称为“发汗”,就是“用出汗的方法治病”,汗法位列“医门八法”之首,最早记载于《黄帝内经》。“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今风寒之客于人也,使人毫毛毕直,皮肤闭而为热,当是之时,可汗而发也。”指出了“汗法”适用的范围:

✦疾病发生是由于“感邪”,即“其有邪者”;

✦病程在“感邪初期”,即“其在皮者”,邪气只在“表皮”,还未入里;

✦临床症状表现为“发热、恶寒”,即“毫毛毕直,闭而为热”。

在日常生活中,符合以上表现的,当属“感冒”最为常见,风寒感冒恶寒无汗,治疗的重点还是要出点汗。故而“捂汗”即“汗法”治感冒就有了理论依据。但汗法不是以使人汗出为目的,主要是汗出标志着腠理开,营卫和,肺气畅,血脉通,从而能祛邪外出。所以,汗法除了主要治疗外感六淫之邪的表证外,凡是腠理闭塞,营卫不通而寒热无汗,或腠理疏松,虽汗出而寒热不解的病证,皆可用发汗治疗。“咳喘”治疗用汗法,立论于“肺主皮毛”,发汗则魄门开,肺气得宣,咳喘自平,况且多数咳喘患者也伴有表证,发汗后,外邪得祛,咳喘缓解。

“凡发汗,欲令手足俱周,时出似然,一时间许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为充分祛除表邪而又不伤正气,其实发汗的要求是:第一必须周身汗出;第二最好是微汗而不是大汗;第三发汗时间不宜过长,大约两个小时左右即可,切勿过汗。

能够发汗的中药属于解表药,“发汗解表”也是我们在中成药感冒药的说明书中经常见到的。

麻黄汤、桂枝汤源自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皆属发汗重剂。荆防败毒散出自《摄生众妙方》,为人参败毒散去人参、生姜、薄荷,加荆芥、防风而成,性辛平,对于一切表证初起尤为适宜,为辛平之剂。该方剂所含荆芥、防风作为解表祛风的重要药对,解表的同时可发汗祛湿,发汗之力虽不及麻、桂峻烈,但温而不燥,发汗而不过汗,是辛温解表的代表方剂。

荆防颗粒用法建议:

荆防颗粒主要功效为发汗解表、散风祛湿,对因风寒导致的全身症状均有较好疗效,服用后,一般身体会微微出汗,汗出,则身体发热、肌肉疼痛等症状便会得到较好缓解。若未出汗,则可在服用时,适当配合喝点热粥(大米、小米粥等),或可通过热水泡脚、运动等方式帮助身体微微发汗,汗出来了,热便会退下去,达到解热效果。荆防颗粒用法也可根据说明书用法或遵医嘱对症应用。

责任编辑: 李振兴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