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野县:政务服务“再提质” 便民服务“零距离”
大众日报记者 赵念东
2023-12-11 10:53:22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近年来,菏泽市巨野县坚持大抓基层鲜明导向,持续深化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龙堌镇积极探索审批服务便民化措施,不断推进政务服务迭代创新、提速提效,持续为企业“减负”,为群众“服务”。
推行集成式服务,打造“家门口”政务服务圈。一是按照“应放尽放、依法下放、精准赋权”的原则,综合考虑龙堌镇产业发展、城镇建设、承接能力等因素,由镇“点单”下放市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20项,县级权限390项,重点提升镇政务服务局和综合行政执法局两个“前台”窗口单位社会服务和管理职能,启用了市、县审批“2号章”,分权审批,率先在全省开展了“市县镇审批服务一体化”试点工作,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二是结合地域、行业工作实际,综合考虑事项关联程度、办理数量等因素,设置咨询引导区、窗口服务区、后台审批区、自助申报区、行政办公区五大区域,科学整合设置窗口服务区23个。对部门办理量大、办理频度高的即办事项,创新实施了“潮汐服务”窗口。同时在等候区设置饮水机、手机充电设备、医药箱、雨伞等便民设施,开放免费的WIFI,最大程度为办事群众提供便捷服务。三是积极探索建立“镇综合便民服务大厅-社区服务次中心-村队服务中心”服务架构,5个次中心承接6大类39项便民事项,服务范围辐射27个村庄3.6万人,实现地区范围内政务服务事项就近能办、同城通办、异地可办,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推行“规范式”服务,打造“无忧办”政务服务窗。一是明确服务事项及办理标准。龙堌镇全面梳理群众和企业办事高频事项,编制出台涵盖行政审批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的各级政务服务事项目录。固化、公布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指南,明确事项名称、法律依据、审查标准、办理程序、办理时限等,促进政务服务规范化,约束自由裁量权,提高工作透明度。通过查询机、电子显示屏,将服务指南进行公示,便于群众进行查询。安排专人梳理排查,确保政务服务网上的服务指南不缺项不漏项、信息完整准确,努力营造“办事不求人”“谁来都一样、谁审都一样”的办事氛围。二是优化办事服务流程。制定便民服务中心“一窗通办、集成服务”“一次办好”“办不成事”等窗口制度,建立常态化考核机制。结合政务服务标准化工作,进一步依法简化办事程序、合并办理环节、压缩办理时限,大幅提升服务效能,政务服务事项的“即来即办”办件比例达到75%以上。突出“用户”导向,对于企业和群众需要“来回跑、往返跑”的难题,以电话征询、网格员入户、服务大厅窗口人员评价器、评议表等形式,多渠道对服务对象的各类问题意见进行倾听记录、梳理分析,切实排查和解决影响群众利益的实际问题。并对辖区现有822家企业、5017户个体工商户征集意见、听取诉求,着力解决优化营商环境过程中的各类堵点、痛点、难点。
推行“定制式”服务,打造“不打烊”政务服务站。积极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构建互联网、电子政务外网和业务专网网络环境全覆盖,实现政务信息资源高效流动,强化政务服务数据开发利用,最大限度地发掘数据的使用价值。探索开发“云上龙堌”APP,推动实体大厅与网上大厅线下线上一体化融合,搭建群众沟通新平台。2023年,龙堌镇政务服务事项上网运行率达到100%,网上可办率达到80%。积极探索预约服务、上门服务,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残障人士,提供帮办代办,切实打造家门口、零距离的便民服务平台。建立“5+2”延时服务机制、“白+黑”自助服务机制、“掌上办”在线办理机制,切实解决“工作时间没空办、休息时间没处办”的难题,有效延伸为民服务时间空间。经济发达镇改革以来,镇政务服务局共办理各类事项20余万件。(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赵念东 通讯员 孔文秀 报道)
责任编辑: 王兆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