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邑故城址考古勘探工作正式开始
大众日报记者 吴宝书 通讯员 李德领
2017-04-27 07:58:36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期间,还对昌邑故城址的周边地区做拉网式的田野调查工作
26日,记者从菏泽市文广新局获悉,近日,昌邑故城址考古勘探工作正式开始。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菏泽市历史与考古研究所、巨野县文物管理所联合组队开展考古勘探工作。
昌邑故城遗址位于巨野县大谢集镇昌邑集村,北距巨野县城27公里,西南距成武县城30公里,东南距金乡县城19公里。彭河从城址的北部穿过,巨野至成武公路纵贯城址中部,前昌邑、后昌邑、城角刘、侯花园等村庄坐落其上。
昌邑,春秋战国时期为邑,秦时设县,西汉时期为郡治。景帝中元六年(前144年),分梁地,置山阳国,封梁孝王之子刘定为王。从此昌邑城成为王都。汉武帝建元五年(前136年),改山阳国为山阳郡。天汉四年(前97年),山阳郡改为昌邑国,封刘髆为昌邑王。刘髆在位十一年,死后葬于巨野县红土山(1977年对该墓进行了考古发掘)。后元元年(前88年),刘贺继位。汉昭帝元平元年(前74年),昭帝驾崩,因无子嗣,刘贺被征为帝(后被废为海昏侯)。汉宣帝本始元年(前73年),改昌邑国为山阳郡。至东汉,改为兖州刺史部。
战国至魏晋时期,昌邑是重要的交通要道和冶铁贸易中心。西汉时期,是当时全国49处从事铁器生产的官办工业中心之一。元末明初,昌邑故城被湮埋于地下。
昌邑故城址1980年文物普查时发现;1992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国务院核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次考古勘探工作主要是以普探和重点勘探相结合,详细了解该城址的范围、文化性质、内涵及遗迹分布规律等。期间,还要对昌邑故城址的周边地区做拉网式的田野调查工作,以期从聚落考古的层面上来分析城址的形成原因,为该遗址的保护规划方案提供全面而又坚实的基础资料。
责任编辑: 吴宝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