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莒县过门笺:剪刻之间勾勒幸福新年!

大众日报记者 栗晟皓 策划 王金龙 兰传斌 王菁华

2022-01-28 17:36:04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过门笺”是莒地剪纸艺术的代表作,春节贴“过门笺”是日照莒县流传已久的古老习俗。

据介绍,莒地“过门笺”的渊源虽无文字可查,但从康熙13年重修朝元宫时壁画所见,即有贴“过门笺”的民舍画面。莒城西南隅原有一湖名曰“漏卮湖”,朝元宫居漏卮湖东高阜之上,虽创建年代不详,然明代就已有之,如壁画为明代所绘,那么莒地贴“过门笺”的习俗最晚于明代就已在民间盛行。

2008年莒县过门笺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莒县过门笺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过门笺”的制作,在清代多为村中巧妇剪制,她们开始在彩纸上剪上小花或穗头,增添了花样,加大了艺术性。自清末民初以来莒县“过门笺”的刻制工艺已形成了比较固定的模式:先定好“过门笺”的尺寸,按尺寸设计出图案,用牛皮纸、纸板、厚纸或袋子皮刻成模板,再按照图案的线条找工匠打制出各种刀具,用木板、石蜡和锯末做成一个蜡盘,把彩纸按尺寸裁好,然后把模版放在彩纸上面,最后再放在蜡盘上,用各种刀具刻制,有时也用木槌敲击刀具砸刻。

“过门笺”的加工工艺有单色、多色和套色法。所谓套色法其实就是将各色彩纸叠在一起放在蜡盘上按刻,刻完后调换纸的颜色、位置、纹样进行“换膛子”。以实形填补虚形,背面用纸片粘贴住,色彩便更加丰富有序。“过门笺”是莒县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和独特的文化历史环境中形成的颇具特色的剪纸艺术之一。

近年来,莒县文旅局等部门对该项目加强引导和政策扶持力度。通过对套色、套印、套版等多种传统工艺的挖掘,先后制作出各种新的款式进行推广,并组织巧手老艺人带动亲戚、带动邻居、带动全村加大辐射面,促进工艺的快速改进。还举办艺术节、剪纸比赛、民间艺术展演等活动,鼓励表扬“过门笺”制作艺人,以利于把这一民间艺术形式不断发扬光大。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栗晟皓 通讯员 杜庆秀 设计 李扬 于海员)

责任编辑: 霍丽娜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