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澜亭 | “熊孩子”引来讨论,公共场所应探索更多分类服务

大众日报记者 于新悦

2022-08-27 10:50:29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于新悦

近日,“熊孩子”家长电影院踢人导致观众疑似脑震荡事件引发关注。上海一女子发文称,8月22日在电影院看电影时,后排座椅孩童多次踢其椅子,制止无果后,孩童父亲用力踹座椅靠背,致女子当场“眼冒金星”,回家后出现暂时性昏迷,经医院检查,可能有轻微脑震荡。

随后,当地警方作出了回应。8月26日,上海市公安局松江分局发布通报称,接报后民警当即依法受理,为报警人开具验伤通知书,传唤了肇事人甘某某(男,32岁)。8月25日,公安机关对甘某某的违法行为作出行政拘留的处罚决定。

此次肇事者被拘留一事,让网友颇为关注。在公共场所,因个别“熊孩子”不文明行为造成困扰的事情,并不鲜见:

在一趟大连开往北京的高铁上,有个小孩子一直在吵闹,同车厢的一位年轻乘客上前劝阻,随后,小孩子同行的几位家长,轮番回怼年轻乘客;

湖南长沙,一女子拿着一袋鸡蛋坐地铁,身旁的孩子一直在玩闹,而孩子的奶奶却没有劝阻,最后把女子的鸡蛋打烂……

近日,还有一则“14岁以下儿童应不应该进博物馆”的讨论成为热点。起因是,上周末,前往上海博物馆观看展览的市民何先生正好遇上带着孩子结伴观展的家庭,他将这段经历发在了社交媒体上。他表示,“我想仔细观看一件文物细节,旁边钻过来好几个小孩,一个大人在旁边解说。大人一说话,几个小孩就跳着搭腔,脑子都要炸了。”这引发了不少人的讨论,有人翻出了个别儿童在博物馆里大声喧哗、追跑打闹、触碰展品甚至破坏展品的事例,并认为,博物馆本身具有较高的专业性,成年人不一定理解得了,博物馆应“14岁以下免进”。

诚然,个别孩子的不文明行为,干扰公共秩序。当前人们对舒适的公共环境要求更高,人们越加期望公共空间安静、有序,尤其当前正处于暑假,是孩子出行的高峰期,类似的冲突事件不免发生。但无论是电影院还是博物馆,都是孩子了解世界、学习知识的窗口,“拒之门外”自然是不应当。

这也引发我们思考:公共场所怎样满足民众的“精细化管理”诉求?在记者看来,平衡不同群体之间的感受和体验,公共场服务应更加人性化,建立更多分类服务项目,更好地接纳小朋友的同时,也能保障其他人群的权益。

比如,有博物馆将馆藏的多件动物形态文物整理规划成观展时的“亲子路线”,孩子可以按图索骥在博物馆中打卡动物细节。这能让孩子更有参与感,减少随意玩闹的可能。

再如,此前已有高铁线路设置了“静音车厢”,旅客承诺在静音车厢关闭电子设备声音、不能进行交谈等。由此推及,是否可以为设置类似“游乐园”车厢,以玩玩具、看童书、放动画片等活动。

堵不如疏,疏不如引。爱玩本是孩子天性,通过增设一些服务项目,引导孩子参与其中、释放天性,比单纯制止、约束其行为,更为人性化,也更加有效。

而更进一步讲,无论在什么场合,家长对孩子的言行举止都起着关键的作用。在某些个案中,家长听之任之的态度和做法,是导致当事双方情绪对抗和冲突升级的原因。父母应该正视孩子的错误并及时加以劝导,一方面尊重了他人,让公共秩序更好,另一方面,也给了孩子了解规则、适应规则的成长机会。

https://dzrb.dzng.com/report/5083.html

责任编辑: 禹亚宁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