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说|再识小清河:不算“小”,曾不“清”,焕新生

大众日报记者 赵小菊 吕文佳

2023-07-21 10:32:29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小清河,不小。

源起济南市泉群的小清河,蜿蜒穿行于济南、滨州、淄博、东营、潍坊5 座城市,在寿光羊角沟注入渤海,全长达237 公里,流域覆盖山东陆地近十分之一的面积。

它的价值,更是不小。

小清河一度被称为“黄金水道”,历史上的小清河本就以运输海盐为开挖初衷,1956年,通过小清河运输的物资达50余万吨,相当于同样长度公路线数年的运量。在1977年,其沿线内河港口年均吞吐量最高可达97.56万吨。

在公共交通四通八达的今天,小清河的航运功能还重要吗?

5100万吨,这是2019年对小清河腹地企业年货运量的调研结论,包括粮食、铝矾土、铁矿石等。

有公路、有铁路,还需要水路吗?

答案是:当然!

运能大、成本低、能耗少、污染小,小清河复航无论是对小清河沿线诸多工业企业来说,还是对加快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山东而言,都具有极大的价值。

根据预测,小清河2030年货运量为4020万吨,2040年货运量为4820万吨。

小清河,一度并不清。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对很多济南人而言,提起小清河,最突出的印象不是“清”而是“臭”。

2015年起,小清河污染问题连续被山东省生态环境部门挂牌督办,2017年,济南每天约6万吨生活污水直排小清河,小清河流域污染问题因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而被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组“点名”。

辛丰庄断面,是小清河流出济南的出境断面,2017年前的水质监测一直劣于Ⅴ类,但自2019 年起,年均水质类别实现“四连升”,2021 年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2022 年进一步跃升为地表水Ⅱ类标准,达到有监测数据以来最好水平。

断面水质之外,我们再来看全流域水质,其变化在近年来同样明显。

一条河,影响范围可以很大。

纵观历史,河流对于我们来说,从来不仅仅是一个水体。将时间维度拉长到十几年,把空间维度拉宽到整个流域范围,我们可以从一个更长周期、更大范围来看小清河之变。

选取2009 年、2015 年和 2021 年的 Landsat 影像为数据源,耦合绿度、湿度、干度和热度4 个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得到遥感生态指数(RSEI),对小清河流域内的济南市城区(天桥区、市中区、槐荫区、历下区、历城区)、章丘市、高青县、桓台县、邹平市、博兴县和广饶县生态环境进行时空变迁分析显示,可以看到遥感生态指数先降低后增加,生态质量先变差后改善,整体是变好的。

对各年份遥感生态指数等级面积进行统计与分级显示后可以得到上图,与2009年相比,2015 年小清河流域环境质量有所降低,生态等级为“差”的面积占比从0.36%扩大到了18.67%,良及优秀的面积占比从27.65%下降到19.80%;从2015年到2021年,环境质量逐渐恢复,“差”的占比缩减到4.10%,2021 年生态质量为一般、良和优秀的占比为77.02%,比 2015 年增加了 33.45%。从2009—2021 年来看,小清河流域生态环境整体以变好为主,生态质量变好的面积占比为44.70%。

每一个数字,背后蕴含无数努力。

从历史中流淌而来的这条河,见证了流域内的诸多变迁。水污了又清,生态差了又好,鱼儿走了又回。

2016年,小清河济南段生态调查共发现水生生物73种,2021年小清河的水生生物种类达230种,5年增长2.15倍,同时期,浮游植物生物多样性指数由1.26增长至2.23,增长了77%。

小清河的复航路上,也有一些数字镌刻了关键瞬间,可以让我们窥见为了让一条河流重获新生,山东作出了怎样的努力。

1997年正式断航——2008年开始复航研究论证——2018年明确综合治理思路——2020年正式启动复航工程——2023年成功复航。

26年间,一条河流重获新生,这背后蕴藏有无数心血与努力。

未来岁月里,无数航船将破浪前行,其上承载着崭新的希望与期盼。

*如需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

策划:代玲玲

数据/文案:赵小菊

设计:吕文佳

大众日报数据新闻工作室出品

责任编辑: 李文智     签审: 王建国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