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大先生对话——山东大学“两创”系列专题学术讲座火热进行中
2023-11-02 10:49:20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当前,山东大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系列专题学术讲座正在如火如荼进行,活动邀请十位校内知名专家学者以专题系列讲座的方式,围绕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第二个结合”进行传播与推广,以大先生之风展现山大深厚人文底蕴,借大先生之声弘扬浩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广大青年在知识汲取中体悟中华文明之美韵,挺立自我文化之自信。
系列讲座以著名美学家、当代中国生态美学的奠基人之一、讲席教授曾繁仁开启首讲,历史文化学院院长方辉,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杨朝明,儒学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王学典,山东大学讲席教授郑杰文,文艺美学研究中心主任谭好哲,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徐国亮,文学院院长杜泽逊,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江林昌、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何中华等十位学者先后围绕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第二个结合”展开漫谈,文学生活馆暖灯氤氲,描摹着中国青年昂扬求知的面庞,也照亮青年求索中华文化奥妙之长路。
事实上,本次系列讲座的举办既是一场知识的撒播和思想的传递——与大先生对话,让青年学子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广博精深,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激励广大学子增学识而知使命、勇践行,也是近年来山东大学围绕推动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交出的山大答卷。除专题讲座外,后续还将推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成果展、“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研究计划”启动会、海外中文古籍回归论坛、系列典型科研题材宣传片展映等系列活动。
山东大学植根于儒家文化热土,沐齐风鲁韵,崇文尚学的文化传统深深地烙印在了山大血脉基因中,这样的基因也帮助山大人筑起了牢固的精神“压舱石”,鼓舞着一代代学人在以古文、古史、古哲、古籍为标志的中国传统学术领域砥砺耕耘,探寻民族真正的脊梁。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苹之末。每一次的理论创新都是对中国智慧深邃奥秘的叩问,每一件文物出土都是对优秀传统文化起源的探照。山东大学牵头推进“全球汉籍合璧工程”、《永乐大典》综合整理等国家重点文化工程,为揭开中华文化完整画卷提供珍贵文献支持;《文史哲》编辑部在守正中创新,始终努力让杂志站在时代的前列,做好“两创”的引领者、中华文化复兴的排头兵。“两创”答卷上,一笔一划都彰显着文化传承创新的山大担当。
如将不尽,与古为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尽管0和1编织的代码创造出了一个只要拇指随手滑动即可尽享信息与便利的世界,但5000多年的灿烂文明中饱含的精神养分才是我们干事创业的志气、骨气、底气所在。因此必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找到传统文化和普罗大众、现代生活的连接点,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让传统文化开出时代之花。让人民看到真正的安身之本、民族之根,实现文化自信、吾辈自强。
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山大人正在用责任和智慧探索建设具有山大风格、山大气派的“两创”之路。如何回答好“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本次专题系列讲座是上一程精耕细作的答卷,也是下一章全面图强的序言。
(供稿:张穆楠 王晨晨)
责任编辑: 李欣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