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突破看山东·金融篇丨威海在省内首发绿色贷款指引,领跑绿色金融改革

大众日报记者 王新蕾

2022-06-22 07:21:50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近年来,威海市以争创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为抓手,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取得阶段性成效。

绿色金融改革试点路径如何谋划?威海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发展绿色金融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绿色发展的实施意见》,聚焦清洁能源、海洋碳汇、制造业绿色转型等领域深入开展调研,在此基础上起草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总体方案,方案文本和编制说明已经上报至人民银行总行。

地方性绿色金融标准体系的建设也迫在眉睫。对此,威海市积极探索构建符合威海实际的绿色信贷统计、管理和评价制度,在全省率先印发《绿色贷款统计操作指引(试行)》,引入118项国家通用标准和技术规范,为金融机构精准识别绿色企业和项目、开展融资机制和金融产品创新提供技术支持。

为夯实绿色金融基础建设,威海市鼓励有条件的区市和金融机构先行先试,指导荣成市积极争创省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推动威海市商业银行成为全省首家“赤道银行”,荣成农商行率先成立绿色金融事业部,并在全省地方法人银行中首家披露环境信息报告。

围绕绿色金融与产业融合发展,为做大绿色信贷规模,威海市将绿色信贷纳入银行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按季组织10家地方法人银行开展绿色金融评价,引导加大绿色贷款投放力度;建立并动态调整绿色产业项目库,在库项目达112个;根据行业标准和通用标准对绿色企业进行认定,筛选深绿企业19家、浅绿企业62家。

威海市还创新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全省首批2笔、9700万元再贷款减碳引导项目落地,“荣成市支持再贷款减碳引导项目”入选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创新案例。威海市鼓励银行以碳排放配额、林业碳汇未来收益权、新能源发电补贴等为质押,为绿色产业发展提供融资支持。截至2021年末,全市绿色贷款余额367.4亿元,同比增长47.7%。

以科技型企业和绿色企业为重点,威海市强化上市后备资源培育,将201家企业纳入上市后备资源库,其中26家列为省级重点后备企业;深入推进上市工作三年攻坚计划,启动实施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培育计划,推动绿色企业加快通过上市挂牌、发行债券等方式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目前,全市16家境内外上市公司中,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新材料等绿色领域企业占比超过7成。

围绕深化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威海市大力推进绿色债券和基金融资,推动威海市商业银行发行20亿元绿色金融债券,累计为省内外65个项目提供68.2亿元资金支持,主要投向生态农牧渔业、自然生态保护、林业开发及环境修复工程等领域;推动威高股份在香港发行10亿元绿色债券,是全省首支境外人民币计价绿色债券。

威海市还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基金作用,带动设立23支子基金,对符合条件的绿色项目优先纳入“白名单”给予支持。其中,山东中泰齐东世华节能投资基金已对外投资10个项目,金额1.82亿元。

为拓展绿色保险覆盖面,威海市积极推动人保财险、中华财险等11家保险公司承保绿色保险,主要包括环境污染责任险、船舶污染责任险、森林保险、针对低碳环保类消费品安全责任险等险种,累计提供风险保障金额246.8亿元。为发挥保险支农惠农作用,威海市创新开发海水养殖气温、风力、浪高指数保险和海洋牧场灾害保险等绿色险种,在全国首创“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与保险联动机制”,“保处联动”威海模式获农业农村部肯定。

蓝碳经济如何发展?威海市在全国首个印发《蓝碳经济发展行动方案(2021—2025)》,提出,到2025年底,蓝碳经济在全市海洋经济中占比超过30%。威海市先后成立全国第一个海洋生态经济主题院士工作站,形成全国第一个蓝碳方法学,开展国内第一笔渔业碳汇交易示范模拟路演;推动荣成农商行以海带等海产品养殖每年产生的减碳量远期收益权为质押,发放全国首笔“海洋碳汇贷”,助力打通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通道。(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新蕾 报道)

责任编辑: 蔡继钗     签审: 梁开文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